犹太人入居犹太人开始在沿黄地区定居。古代入居中国的犹太人称其所信奉的宗教为 “一赐乐业”教,其名是希伯来文yisrael的音译,亦即 “以色列” 的异译。据开封犹太教碑 《康熙碑》记载: “教起于天竺,周时始传于中州,建祠于大梁,历汉、唐、宋、明以来,数有变更,而教众尊奉靡。 ” 《正德碑》 也载: “原教(犹太教)自汉时入居中国。” 可见中国沿黄地区与犹太教的接触历史悠久,其最初交往可追溯至周朝,交往媒介是“天竺” (今印度)。至汉代丝绸贸易频繁,联系更为增强,特别是东汉时代,由于西亚巴比伦对犹太人大屠杀和罗马帝国摧毁耶路撒冷,使得部分犹太人留居中国,在洛阳曾发现3块属于东汉时期的希伯来碑; 开封犹太教徒不知道 “犹太人”这个称呼,更没有听说过基督教,他们只以成书较早的 《摩西五经》 为圣书,《旧约》 中其他各书只有少数几部。 至北宋时,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文化和商业城市,流居在印度的犹太人到此进贡“西泽布” (即棉布),并表示希望通商,宋政府对此非常欢迎,并让犹太人“留遗汴梁” ,从此定居下来,并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开始建立了第一座犹太教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