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孟德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孟德尔1822—1884Gregor Johann Mendel奥地利遗传学家,近代遗传学的奠基人。生于西里西亚附近的农民家庭。自小爱好园艺。当过修道士和牧师。1850年到维也纳大学理学院学习。后任植物教师,并从事植物的杂交试验。1865年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论文,提出遗传单位(基因)的概念,并阐明遗传规律(后称为孟德尔定律),它包括显性规律、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三个方面。这个发现后来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奥地利遗传学家。生于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去世。1855年开始植物杂交实验。1865年写成《植物杂交实验》一文并在台恩自然科学学会宣读。阐明了遗传因子传递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合称孟德尔定律)。1866年该论文在自然研究协会杂志上发表。这个成果当时未受到重视,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并被证实。 孟德尔 孟德尔1822~1884MengdeerG.Mendel奥地利遗传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由于家境贫困,1843年到布隆的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道士,1847年被授予神父职称。1849年起在中学任代课教师,1851年去维也纳大学学习,1853年回到修道院。1854年应聘到布隆高等技术学校任代课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达14年之久,教过数学、物理学和博物学。1868年,他46岁时被选为修道院终身院长。孟德尔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学基础,既是遗传学家,又是园艺学家和气象学家。在他当神父和代理教员期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实验,做过许多植物和动物的杂交实验,试验材料有豌豆、菜豆、玉米、紫茉莉、金鱼草、鼠类、蜜蜂等。他从1856~1872年进行了长达17年的植物杂交试验,其中有8年(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其成绩最为突出,他仔细检查了数以万计的豌豆植株,详细观察了7对相对性状的各个世代的表现,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归纳、比较和分析,揭示了两个重要的遗传规律。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孟德尔分两次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上宣读了题为“植物杂交的试验”的论文,第2年又发表在该会的会刊上。论文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阐明了两个遗传规律。但论文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直到1900年才被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论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重新发现。从此,这个被埋没多年的伟大成果终于得到了肯定和推广,促进了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把1900年看成是遗传学诞生的一年,而孟德尔也被公认为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发现,是与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合理的科学方法分不开的。他严肃认真地对待实验工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统计定量的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终于从中发现了两个基本的遗传规律。 ☚ 微尔和 巴斯德 ☛ 孟德尔1822—1884Gregor Johann Mendel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1856年始,进行了8年豌豆杂交实验,于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实验》一文,提出遗传单位(现称基因)的概念,并阐明了杂合性状的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后称孟德尔遗传定律。当时并未引起科学界的注意。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分别被三位不同国籍的学者再度发现,从而揭开了现代遗传学的帷幕。 孟德尔 孟德尔1822—1884Mendel,Gregor Johann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原是天主教神父。他根据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遗传单位(现在叫做基因)的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以后称为孟德尔规律。这个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直到1900年才由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Correns, Karl Erich 1864—1933)和奥地利植物学家丘歇马克(Seysenegg, Erich Tschermak Von1871—1963)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 ☚ 分子遗传学 摩尔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