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规律
孟德尔是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奠基人。他根据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在1865年提出了遗传单位(现在称为基因)的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称为孟德尔规律。它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时,由于某个性状对它的相对性状的显性作用,子一代所有个体都表现这个性状,这叫做“显性规律”。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红花,因而红花对白花是显性。在子二代中表现分离现象,出现红花和白花,呈3:1的比例,这叫做“分离规律”。孟德尔以分离现象为基础,进而发现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杂交中,子二代出现独立分配现象,如红花高植株与白花矮植株杂交中,子二代出现独立分配现象,如红花高植株与白花矮植株杂交时,子一代都为红花高植株,子二代中红花与白花以及植株高与矮各成3:1的比例,所以出现红花高植株、红花矮植株、白花高植株和白花矮植株四种,呈3:3:3:1的比例,这叫做“独立分配规律”或“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提出的遗传规律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直到1900年才由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丘歇马克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