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漸漸(渐)Ji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河南之中牟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据《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
元代有渐恐。

1.jiān ❶流入,浸。蔡邕《述行賦》:“雲鬱術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漸唐。”
❷沾濕,浸潤。傅毅《七激》:“甘露潤其葉,醴泉漸其根。”繁欽《愁思賦》:“時陟岵以旋顧,涕漸纓而鮮晞。”
2.jiàn ❶進。蔡邕《釋誨》:“鴻漸盈階,振鷺充庭。”
❷事物發展的開端。蔡邕《釋誨》:“利端始萌,害漸亦牙。”
❸逐漸。馮衍《顯志賦》:“知漸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古文苑》張超《誚青衣賦》:“防微消漸,諷諭君父。”
❹稍,暫。《漢書》賈誼《弔屈原賦》:“章父薦屨,漸不可久兮。”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漸(五)

 通“潜”,潜伏,潜藏。按:渐,《集韵》慈盐切,平声,滥韵;今音“qian”。
《尚书·洪范》:“沈潜刚克。”《左传》文公五年作“沈渐”。《列子·黄帝》:“至人潜行不空。”唐殷敬顺释文:“‘潜’或作‘渐’。”《史记·宋微子世家》:“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南朝 宋裴骃《集解》引马融云:“沈,阴也;潜,伏也。”(按:马本作“潜”)唐司马贞《索隐》:“《尚书》作‘沈潜’,其义当依马注。”《汉书·谷永传》:“意岂将军湛(沈)渐之义,委曲从顺,所执不强,不广用士,尚有好恶之忌,荡荡之德未纯。”湛读曰沈(沉),渐读曰潜。湛渐,即“沉潜”。宋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三:“今王诸子,性于忠孝,渐于礼义。”
  • 上一篇:漸(四)
  • 下一篇:漸(六)

漸(一)-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漸(一)

 通“嶄”、“嶃”、“巉”,山石高峻貌。按:《集韵·衔韵》:“巉,𪩈,高也。或作‘漸’。”
《诗经·小雅》有《渐渐之石》篇,“渐”音“士衔反”,其诗云:“渐渐之石,维其高矣。”毛传:“渐渐,山石高峻之貌。”(按:“渐”亦作“嶃”。)高亨注:“渐渐,通‘巉巉’。”唐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诗以写之》:“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 上一篇:渗
  • 下一篇:漸(二)

漸(二)-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漸(二)

 1.通“蔪”,麦芒之状。
《尚书·禹贡》:“草木渐包。”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渐……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史记·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文选》晋 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注:“渐渐,含秀之貌。微子曰:‘麦秀渐渐。’”
2.通“𧽯”。按:《说文》:“漸,水出丹阳 黟 南蛮中,东入海,从水,斩声。”又“𧽯,进也,从走,斩声。”
《周易·渐》:“鸿渐于干。”虞注:“渐,进也。”
3.通“奸”,欺诈。按:参看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三。
《尚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庄子·胠箧》:“知诈渐毒。”《荀子·正论》:“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周矣,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
  • 上一篇:漸(一)
  • 下一篇:漸(三)

漸(六)-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漸(六)

 通“潺”。渐渐,即“潺潺”,流水貌。
汉刘向《九叹·愁思》:“涕渐渐其若思。”
  • 上一篇:漸(五)
  • 下一篇:漺

漸(四)-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漸(四)

 通“溅”,沾湿,渍染,侵润。
《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渐,湿也。”《荀子·劝学》:“其渐之滫。”注:“渐,渍也,染也。”汉 王充《论衡·率性》:“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後汉书·冯衍传》:“渐染之易性兮。”
  • 上一篇:漸(三)
  • 下一篇:漸(五)

漸(三)-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漸(三)

 通“旋”。按:参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渐,犹旋也。”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一齣:“唬得张协三魂不附體,七魄渐离身,仆然倒地。”宋 柳永《八声甘州》词:“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周邦彦《红林擒》词:“才喜门堆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吕滨老《早梅芳近》词:“染眉山对碧,匀脸霞相照。渐更衣对客,微坐自轻笑。”
  • 上一篇:漸(二)
  • 下一篇:漸(四)

“渐”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渐”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渐”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𫇄

“渐”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5761见「渐饥」、「渐搅」、「渐次渐次」、「渐渐不是已」

漸渐

(2次)
❶淹没。此指水涨而淹没道路。斯路~《魂》
❷损蚀。~不可久兮《弔》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漸
漸  jiàn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巽上,風山漸,䷴。《序卦》:“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雜卦》:“漸,女歸待男也。”《易·漸》:“漸,女歸吉,利貞。”《彖》:“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象》:“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漸爲艮宫八卦中歸魂卦,五行屬土。小周天火候圖中主二十五日晝。

漸jian

9D75
“渐”的繁体。

漸jiàn,jiān

J104
“渐”的繁体。

〖漸〗

(一)粵 zim1〔尖〕普 jiān

❶ 浸濕,沾濕。《詩經 . 衞風 .氓》:「〜車帷裳。」(帷裳:車兩邊的布幔。)
❷ 浸染,沾染。班固《漢書.循吏傳》:「今大王親近羣小,〜漬邪惡所習,存亡之機,不可不慎也。」(漬【粵 zi3〔志〕普zì】:浸染。)
❸ 逐漸傳入,有成語「西學東〜」。宋應星《天工開物.蔗種》:「今蜀中盛種,亦自西域〜來也。」

(二)粵 zim6〔自驗切〕普 jiàn

❶ 漸進,逐步發展。《周易 . 坤卦》:「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矣。」
❷ 副詞,漸漸,逐漸。歐陽修《醉翁亭記》:「山行六七里,〜聞水聲潺潺。」

漸()


古陶文彙編3.287,戰國
中護園里匋漸。
按: 上下結構。

包山楚簡·文書61,戰國
九月辛酉之日, 新大(廐)(陳)漸受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50,戰國
䲨(鴻)(漸)于(澗)。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楚居6,戰國
(摯)居發漸。

熹平石經 《易》殘石,東漢
漸。

慈慶墓誌,北魏
逮于大漸,餘氣將絶,猶獻遺言,以贊政道。

李燁妻鄭珍墓誌,唐
瓜瓞既漸,本支實繁。
《説文》: “漸,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从水斬聲。”

☚ 灌   泠 ☛
000034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