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意志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德意志人Germans欧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民主德国(1,600万人)、联邦德国(5,560万人)和西柏林(176万人)。共8,450万人(1978年)。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亦有部分为阿尔卑斯类型、迪纳拉类型以及其他混合类型。主要由*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弗里斯人等日耳曼人相互混合发展而成。并吸收有*克尔特人、西斯拉夫人、*普鲁士人等成份。六世纪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843年后臣属东法兰克王国。962年后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主要部分。“德意志”作为族名,初见于十世纪。十三世纪末叶起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49年分别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操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十六世纪在宗教改革过程中,随着路德宗的传播,以萨克森方言为基础,形成统一的书面德语。多信基督教新教(大多属路德宗, 少数属加尔文宗), 部分信天主教。经济文化均发达。大部分从事工业,有钢铁、采煤、机械制造、化工、电子、光学仪器等。部分从事农业,种植马铃薯、小麦、黑麦、甜菜等,莱茵河谷地区还盛产葡萄。另外, 有相当数量的人分布在美国(450万)、苏联(190万)、加拿大(120万)、巴西(70万)等国。 德意志人Deutschen中欧民族。约8450万人(1978年),主要分布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665万,占全国人口99%)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5560万,占全国人口93.6%)和西柏林(176万,占全市人口92.1%),另外分布在美国(450万)、苏联(190万)、加拿大(120万)和巴西(70万)等国。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多信基督教新教,部分信天主教,源于古代日耳曼人嫡系。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1939年希特勒上台后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失败投降,战后分为东、西德国。自古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19世纪以后现代工业迅速发展,西德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 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欧洲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民主德国(1665万人)、联邦德国 (5560万人) 和西柏林 (176万人),共有8450万人 (1978年)。大多为欧罗巴人种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迪纳拉类型以及其他混合类型。主要由阿勒曼人、图林根人、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弗里斯人等日耳曼人相互混合发展而成,并吸引有克尔特人、西斯拉夫人、普鲁士人等成份。6世纪时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843年后臣属东法兰克王国。大约自这时起东法兰克王国的日耳曼人部落成为“德意志人”。962年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主要部分,13世纪末叶起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希特勒上台后,于1939年又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投降。战后被苏、美、英、法4国占领。1949年分别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讲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分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多信基督教新教 (大多属路德宗,少数属加尔文宗),部分信天主教。经济文化均较发达。曾在不同时期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世界知名人物,如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路德、革命家闵采尔,18世纪的哲学家康德、剧作家莱辛和席勒、诗人歌德,19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诗人海涅、工人活动家魏特林、无产阶段革命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大部分人从事工业,有钢铁、采煤、机械制造、化工、电子、光学仪器等。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马铃薯、黑麦、甜菜、葡萄等。另有830万人住在美国、苏联、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南非等。 ☚ 德昂族 德鲁兹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