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平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重修)德平县志山东地方志。清凌锡祺、李敬熙总纂。十二卷,首一卷。锡祺字绍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监生,官知县。敬熙字文止,德平(今属山东)人。举人。时锡祺感县志年久失修,乃与邑绅商议,按通志局所颁条例续修此志。光绪十九年(1893)成书。约十八万字。卷首图十幅,其中新考水道图、开方舆地新图颇佳。正文分方舆、建置、食货、官师、人物、祥异、艺文等十门。下含沿革、疆域、河道、古迹、风俗、城池、田赋、物产、职官、灾祥等五十六目。方舆志细述历史沿革、疆域变化,记河道七条,载其宽度及水灾情况。共载平昌城、鬲城、月牙池、长魁台、演鹰台等古迹二十余处,寺观十九座。祥异志记水灾五十次、旱灾十九次、虫灾二十八次、地震十一次,其中有二十七次为新志所续,记元至正六、七年连续地震,详载烈度、延续时间及破坏程度,具有地震史料价值。有光绪十九年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德平县志❶四卷。清戴王缙修,刘胤德纂。戴王缙字绅黄,渤海沧州人,康熙八年(1669)进士,九年(1670)任德平县知县。刘胤德字孟采,一字克滋,号默斋,邑人,顺治二年 (1645)举人,三年 (1646)进士,曾任盐山县知县,著有《默斋杂俎》。按德平县志,创自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赵壝,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知县王霖,此书为三修。戴王缙掌德平,正好朝廷下诏修志,戴王缙奉敕开局修志,聘胤德主其事,准昔酌今,补缺订讹,历时一年遂成新志。《德平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四卷,四十七门,分为:卷一封域、分野、建置、沿革、山川、市镇、风俗、物产、田赋、城池、户口、存留、驿站、官俸、食盐;; 卷二公署、学校附书院,坛𡒌、庙祠、寺观、牌坊、桥梁、邮传、市集、古迹附八景、陵墓;卷三官师、元以前无考、县令、县丞、主簿、县尉、训导、名宦、乡贤、科甲、贡士、椽阶、勋爵、封赠、恩荫、隐逸、文学、孝义、贞节、灾祥;卷四艺文、诗赋。此志多取嘉靖赵镈本扩充而作,旧本仅二十九门,其多达四十七门。然各篇文字,均甚简洁。本志优点有二:一是详略得当,如其对切民利病者,莫如田赋,故详细记载,使为吏者,遵制奉行,垂为定式,从中尚能窥见社会民生症结,较一般抄录成书,不可同日而语;二是记述本邑风俗,直笔无隐。其书不愧为佳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