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之战清代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西征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对清军的作战。第二次田家镇之战后,为挫败清将曾国藩所率湘军的进攻,太平天国派翼王石达开、丞相罗大纲等率太平军至湖口增援,用大船载满沙石凿沉水中,堵塞航道,仅在靠西岸处留一隘口。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二十九日,湘军水师轻便战船120余只,贸然冲入湖内,太平军用船只封锁湖口,阻断出路,湘军水师轻便战船陷于鄱阳湖内,笨重战船留于长江。太平军乘机发起攻击,焚烧了大量敌船,湘军遭惨败。 湖口之战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天国西征中的重要战役之一。该年四月五日,湘潭失陷,太平军西征受挫。八月,湘军又乘势攻陷武昌、汉阳,十一月反扑九江。洪秀全、杨秀清及时派石达开、罗大纲等率军驰援。石达开驻湘口后,佯撤守军,引诱急于求战的湘军一百二十多艘舢板快船冲入鄱阳湖内,笨重大船留在长江江面。太平军随即封锁湖口,将湘军水师切成内湖和外江两段,一举焚毁江上大船四十多艘,击溃湖内小船。曾国藩投水寻死,被部下救起,败逃南昌。此役扭转了战局,成为西征取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