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哥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貨物招幌部 > 陶瓷 > 哥窰 哥窰 gēyáo 宋代五大名窰之一。南宋章生一、章生二兄弟於處州龍泉縣之龍泉窰製瓷,各主一窰。生一所主之窰號哥窰,或稱“琉田窰”。生二所主之窰號弟窰,又號“龍泉窰”,或徑稱“章窰”。哥窰所産瓷,胎細質白,微帶灰色,有冰裂紋,釉色以青爲主,有翠青、粉青、灰青、米色及淺青近白色者。趙汝珍《古玩指南·瓷器》:“浙江龍泉縣本即有窰燒瓷,出品不佳,故未顯著,迄宋有章氏兄弟二人,皆喜燒瓷,并皆成功。兄所燒者名琉田窰,又名哥窰。弟所燒者仍名龍泉窰,或稱弟窑,又稱章窰。二窰皆民窰之巨擘,足與官窰相抗。”參閱明·王世貞《宛委餘编》卷十五、明·胡宗憲等《浙江通志》、清·朱琰《陶說》卷二。 哥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宋代(960~1279)5大名窑之一。瓷质细润,器物通体有深灰色开片纹,釉色有黄及青两个系列的不同浓淡变化,器形多为仿三代铜器式样。传说宋代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烧窑,章生一为兄,烧制的瓷器有开片纹,称为“哥窑”。龙泉之无开片瓷器即被认为章生二所烧。现今龙泉县青瓷博物馆陈列有数件当地出土器形较大的哥窑瓷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哥窑藏品,如“宋代哥窑鼎”,通高14.8cm、口径13cm,耳高2.4cm。 哥窑 029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明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中记载: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兄所烧者曰“哥窑”,弟所烧者为“弟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特点是“薄胎铁骨”,釉色有粉青、月白与米黄,并带有纹片。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哥窑传世品较多,大都藏于故宫博物院。弟窑以白胎厚釉为特点,釉色多粉青、翠青,尤以梅之青为上品。瓷质光润,色泽照人,边缘和凸花部分,多露出胎骨的白纹。窑址是否在浙江龙泉境内,尚有待证实。 ☚ 北宋官窑 弟窑 ☛ 哥窑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尚未发现。人们习惯于把哥窑列在浙江龙泉,但也有几种不同看法。哥窑陶瓷釉面光泽不强,含蓄柔和,釉色有米白、米黄、粉青、灰青、灰绿等。釉面开裂如网状,似冰裂纹,也有称“百圾碎”或“鱼子纹”的,亦有把有粗细之分、颜色有深浅变化的裂纹称为“金丝铁线”,一般通称为纹片釉,釉层很厚,坯体呈紫黑或棕黄色。哥窑纹片釉是由于坯釉的收缩系数不同而引起的釉面开裂,本是一种缺欠,但由于加以利用,成为一种装饰效果。 ☚ 官窑 定窑 ☛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不见于宋人记载。元人记载有“哥哥洞窑”。明初《宣德鼎彝谱》将其列为宋代名窑。哥窑瓷器的传世品很多,但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其瓷器的釉属无光釉,釉色主要为炒米黄、奶白、奶酪 哥窑 哥窑❶南宋著名青瓷产地,在今浙江龙泉县。 ☚ 钧窑 耀州窑 ☛ 哥窑ge yaoGe porcelain (porcelain ware with crackled glaze popular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