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湘剧和祁剧
湖南的剧种很多,有湘剧、祁剧、巴陵戏、辰河戏、花鼓戏等,其中湘剧和祁剧是最重要的剧种。
湘剧流行于湖南长沙和湘潭一带,曾叫 “长沙湘戏”。湘剧用长沙方言演唱,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高腔、低牌子来自弋阳腔; 昆腔来自昆山; 弹腔包括西皮与二黄,是清代乾隆年间从湖北、安徽等地传入的。湘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月琴、笛、唢呐等。
湘剧的角色行当分为大靠把、二靠把、唱工、小生、大花脸、二花脸、紫脸、三花脸、正旦、做工旦、𫐆旦、 婆旦。 生行是湘剧中较有特色的一个行当。 小生不仅分文巾、雉尾、蟒靠、罗帽4种,而且还有穷、文、富、武4种做派。湘剧的著名演员有柳介吾、李桂云、李芝云、言贵云、陈绍益等。
湘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以唱高腔和乱弹的居多。高腔的“六大记”包括 : 《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琵琶记》。弹腔是湘剧的主要唱腔,剧目除《三国》、《水浒》、《杨家将》外,还有“三十六按院”等公案戏。其中有《奇双会》、《四进士》、《温凉盏》等。
祁剧也叫“祁阳戏”,它形成于湖南祁阳。流行于湖南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祁剧在明末清初开始盛行。祁剧兼唱高腔、昆腔、弹腔3种声腔。祁剧唱腔高亢激昂,演唱时讲究吐字清楚。它的伴奏乐器主要为祁胡、月琴、三弦等。角色行当分为正生、小生、小旦、正旦、夫旦、花脸、小花脸7行。表演粗犷、质朴,重视腕子功,有许多独特的技巧。名演员有李荣祯、郭品文、筱玉梅等。
祁剧的传统剧目很多,多为弹腔的剧目。《闹严府》、《泗水拿刚》、《琵琶记》、《昭君出塞》等剧目深受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