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态经济系统
由渔业生态系统和渔业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渔业生态经济系统主要有两类: 沿海渔业生态经济系统和远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沿海渔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生产力极高的开放式系统,主要包括各国的河口、沿海滩涂、大陆架及其边缘和珊瑚礁等生态经济系统,占海洋面积的10%。来自河口和沿海滩涂的大量陆源有机物,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滋生,使沿海渔场具有很高的生产力。约有60%—80%的经济鱼类的全部或部分生活时期是在河口、近海生态经济系统中度过的。远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为半开放式系统,目前能涉足远洋进行生物经济生产的主要是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我国的渔业生态经济系统有以下特点:
❶系统间制约性强、平衡性弱。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人类受益于自然和本身的劳动,同时又受制于自然。在渔业经济活动中,经济再生产必须与自然再生产相联系。不仅要以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而且还要以一定的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生产条件。这就使经济系统要受到一定的制约。一是生态结构制约着经济结构。生态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中主要生物种群的组成特点、时空分布和它们产生的物质能量在食物链各链环中的循环转化途径。有什么样的生态结构就有与其相适应的种群组成、种群区系和种群数量,这就决定了与其渔具、渔法、渔场和捕捞季节,从而决定了与其相适应的渔业生产结构。二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结构、转换速度的平衡性,制约着经济系统的发展速度。由于渔业生态经济系统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运动,其内涵的变化性较小,即使人为地扩大外延,也不会使海洋的生产力有多大变化,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总是围绕一个常数上下波动。
❷渔业经济系统的可调性大,生态经济系统可控性少。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控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其破坏能力如何,而是看其能否长期使生态经济系统保持持续增加最大功能的良性循环。人们对经济系统的调节能力较对生态经济系统的控制能力要大得多。这是由于经济系统完全是由人们自己设计并进行干预、控制的。渔业经济系统产品结构单一,生产过程单一,生产有规定性,专业性强。生产系统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关系还是相当复杂的,但总体上还是易于调节。表现为按生产者本身的经验、意志加以调节,按经济规律对系统的循环进行各种调节,大系统内部机构设置的调节杠杆自动调节。因此,来自决策系统的盲目性调节,即瞎指挥很容易对系统的发展带来反作用,而按照经济规律系统地加以调节,渔业经济系统就能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系统内可调节范围的大小和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实现其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