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东官路
经过山东的有3条。一是广东官路。又称使节路,外国使节多经此路。起自北京,经德州、高唐、茌平、东阿铜城、东阿旧城、东平东原、汶上新桥、兖州新嘉、兖州昌平、邹县邾城、邹县界河、滕县滕阳、滕县临城至徐州利国驿南去,再经江苏、江宁、安徽、江西至广东。二是福州官路。起自北京,至德州与广东官路分开,经济南、临沂、进入江苏,再经浙江至福建。经过山东的德州、平原、禹城、济南、泰安、新泰、蒙阴、垛庄、徐公店、临沂、李家庄、郯城、红花埠。三是山东东西官马大道,所经地点,除淄博至烟台段与明时省内东西重要驿道相同外,由淄博西去济南段已有变化。清初时,自白云山北侧经过。清顺治末或康熙初年,即由白云山南麓的王村向东,过山峪后,转而北行,沿着孤立的凤凰山东麓,经过于陵废墟上的古城村到周村;然后由周村陡转向东,直去张店。这段路的开辟,使周村的商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商贾荟萃的旱码头和丝绸之乡,号称“山东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