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爲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爲正。 【集校】: 洪兴祖: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爲正。 校语:作,一作非。一本忠下有心字。 朱熹: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爲正。校语:非,一作作。 忠下一有心字。皆非是。 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汪瑗、庄允益:同洪本。 毛晋:同朱本。 校语:非字宋本皆作作。 戴震、汪梧凤:同朱本。校语:所非忠,一本云所作忠者, 陆侃如:同朱本。 校语:此係誓词,当作否定语,如《左传》“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所不与崔庆者”之类是也。此处大约因下文“作忠以造怨”句而 徐英:同朱本。校语:作非是也。 言我之所言,如非出于忠信者,可以指苍天而爲誓也。 闻一多:同朱本。 校语:作当从一本作非,字之 “所非忠而言之”犹言傥所言之不实也。 后人不达所字之谊,乃以非作形近,又涉下文“作忠以造怨”之语,而改非爲作。 王注曰“设君谓己所(今 姜亮夫:所,卽今言设若之合音,设若卽所之缓言也。与通用之所字不同。“所非忠而言之”者,谓设若所言之非忠也。 此作字疑爲非字之 沈祖緜:作一作非,俞樾以非字爲是。 俞説非,洪《补注》以下文作忠以造怨证之,非字不可从。正当作証,証假借爲证,卽下文所以证之而不远之证。 王泗原:同朱本。校语:非,今本作“作”, 汤炳正:所作,一本作“所非”,是。 所非,古人发誓常用语,意爲“如果不……”。(《楚辞今注》)。 。【集释】:王逸:言己所陈忠信之道,先虑于心,合于仁义,乃敢爲君言之也。 春曰苍天。正,平也。设君谓己作言非邪,愿上指苍天,使正平之也。夫天明察,无所阿私,唯德是辅,惟恶是去,故指之以爲誓也。 郭璞:《释天》:“穹苍,苍天也。”注:“天形穹隆,其色苍苍,因名云。” 洪兴祖:作,爲也。下文云:作忠以造怨。 正,音征,叶韵。 朱熹:所者,誓词,犹所谓“所不与舅氏同心”、“所不与崔庆”者之类也。 苍,天之色也。正,平也,犹言有如白水,有如上帝之类也。 言始者爱惜其言,忍而不发,以致极其忧愍之心,至于不得已,而后发愤懑以抒其情,则又从而誓之曰:所我之言,有非出于中心而敢言之于口,则愿苍天平己之罪而降之罚也。 汪瑗:所作忠,谓己所爲忠君之事,如下“竭忠诚而事君”,至“迷不知宠之门”二十句,皆是。故下文又曰:“吾闻作忠以造怨。”朱子以作爲非字,且深辩作作者爲 言之,卽申指己所作之诵也。谓己所爲忠君之事,而今铺陈以作此诵而自歎者,可使神圣以爲证明也。苍,天之正色也。《庄子》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尔雅》曰:“春爲苍天。 ”正,证同,王逸曰:“平也。”朱子仍之,亦通。 陆时雍:人不可告而正之天,则 黄文焕:今抒之而未必见信,忠无可白于人而祈白之于天。 王夫之:正,证也,证己之得失也。 林云铭:言,指所诵之言。 意当年必有一事,原又进谏者,欲上天代爲理。 蒋骥:正,谓平其是非也。 奚禄诒:忠,发己自尽也。末句已起下 戴震:凡誓辞率曰“所”者,反质之以白 胡文英:有所不由衷之言,则天宜知之,天当厌之。正,犹的也。所言皆合天理,故天可爲正也。 刘梦鹏:将抒情而先爲誓词,以求谅也。正,正其言。 陈本礼:所,所诵之辞。下二语卽指所诵之词。前诵之于君而致愍,故今又诵之于天以求其证也。 胡濬源:指天爲正,观此益知疏后使齐而反,必有多少谠言力谏不传于外者,激怒怀王、子兰,故遂致放而作《骚》也。 王闿运:己所作谋至忠而后言之,非强与国家事也。王不肎证己,则无正矣,唯指苍天耳。 《黍离》曰:“悠悠苍天”。顷襄代怀,如周平嗣幽,父子之间,皆託怨于苍天也。 闻一多:所、傥对转,古本同语。古誓词多以所爲傥。 《论语·雍也篇》:“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国语·越语》:“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善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左传》僖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此例尚多,不备举。 )所皆当读爲傥。此曰“所非忠而言之”,亦谓傥所言之不实也。 姜亮夫:所作,古誓词术语,多用“所非”、“所不”爲发端。此疑作字乃非字之 王、洪説,所作忠句皆非。朱熹《集注》以所爲誓词,似也,而未全允。 按李调元《勦説》卷三:“所作誓词”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文公十三年,‘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宣公十七年‘所不此报,无能涉河’,襄公二十三年‘所不请于君焚丹书者,有如日’,二十五年‘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昭公三十一年‘所能见夫人者,有如河’,定公三年‘余所不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六年‘所不以爲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哀公十四年‘所不杀子者,有如陈宗’,杜注并云:‘所,誓辞也’。愚按所字未必便是誓辞,疑当时誓辞之例,以所字爲发句,而继之以有如云何也。 ”除李氏所引外,如《论语》:“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书·牧誓》:“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左》宣十年“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不然,则否。”又哀十四年“所难子者,上有天,下有先君。”皆是。依上引诸例断之,则所下有承以“不”“否”“能”“有”“弗”等词,则所乃一种假设连词,而用“不”“否”“弗”“能”“有”诸字之处,大抵皆誓词,此言所非忠,与襄二十五年“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意同。 以今语译之,则所卽“设若”二字之合音,誓时迫塞,故以急言出之也。本文“作”字,盖形近而 蒋天枢:《九章》各篇,主要意旨,在言己所行,故曰“所作忠而言之”。正,射之鹄的。 指苍天以爲正,与《离骚》“指九天以爲正”意同。下文卽言所谓“正”之意图。 王泗原:这二句是誓言。 指苍天以爲正,是敍述句式。若用誓辞,就説“苍天正之!”《国语·越》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