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撒pō sǎ江淮民间年终时家人宴集称泼撒。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余。 泼撒pō sǎ指江淮间人家冬日宴集。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余。” 泼撒po2sa3(形)挥霍;大手大脚:倒象个土粮户,用钱也才那样地~! (水243) 泼撒p‘o21sa53po21sa53抛撒浪费。《明珠缘》第十三回: “进忠又拿钱打酒买菜来吃,刘道士酒量也好,见进忠如此泼撒,遂把徒弟也奉上了。” “泼撒”或谓挥霍。《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四回: “有庵里使熟的个女厨老翟就好,他又不肯泼撒人家的东西。”亦以AABB式构词,作 “泼泼撒撒”。《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像老猪吃东西泼泼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年代病是!”《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 泼撒 <吴旗>上坟祭奠死者,撒在坟前或坟滩的饭食一类祭品: 烧下的纸灰叫风刮了,泼下的~叫狗吃了。 泼撒三3669①见「泼散」。②形挥霍;大手大脚。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李劼人《死水微澜》:「倒像个土粮户,用钱也才那样地~!」   泼撒淮上民间岁终,家人宴集曰泼撒。也叫“泼散”。唐韦应物《韦苏州集》七《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余。”参阅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上。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活動(附) > 潑撒 潑撒 pōsǎ 舊時江淮民俗,指家人歲暮宴聚。唐·韋應物《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詩:“田婦有嘉獻,潑散新歲餘。”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上:“淮人歲暮,家人宴集曰潑撒。” 泼撒撒(sǎ)义同〖抛撒(sǎ)〗 ❷、〖撒(sǎ)泼〗。糟蹋;浪费。 《醒》六四: 要是叫人在庵里做,倒也方便,有庵里使熟的个女厨老翟就好,他又不肯~人家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