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栓性心内膜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栓性心内膜炎

血栓性心内膜炎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是指偶然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或感染(如结核、肺炎、骨髓炎)的心内膜炎,故过去常称为“恶液质性心内膜炎”或“消耗性心内膜炎”。在肿瘤所致的血栓性心内膜炎中,胃癌与胰腺癌几乎占一半,肺癌亦多见。除恶性肿瘤外,慢性心脏病最常发生,本病亦可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一种表现。
赘生物多限于瓣膜。虽然多在交界联合处,但不引起瓣膜畸形,二尖瓣最常累及,其次为主动脉瓣,再次为联合瓣膜病变。镜检示赘生物由凝集的血小板血栓组成,特点是炎症累及的瓣叶活动自如,病变可发生在既往风湿性瓣膜病变之上,但亦有单独引起的显微镜下非常特异的局部畸形。
本病最早的改变为瓣膜胶原退行性变和基质水肿,以后瓣膜的内膜有局部剥脱,将胶元和基质暴露于血流中,多数学者认为高凝状态为某些肿瘤伴有这些血栓性赘生物的附加基础,因在此种情况下,静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和其他血管内凝血综合征的发生率很高。
早年Libman (1923)等认为此病无临床意义,以后的研究发现这些赘生物可以发生脑、肾、脾或心脏栓塞导致病人死亡,同时亦有迹象说明赘生物会招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听诊对诊断本病帮助不大,因仅1/3病人有杂音,且不恒定亦无特点,因而诊断大多为推理的,当恶性肿瘤或消耗性疾病病程中发生体循环栓塞,找不出明显病因时,要想到本病的可能,由于目前对本病的疗法尚未确定,生前诊断的意义是避免误诊为脑转移; 促使找寻一个可以治疗的局部肿瘤;建立使用或停用抗凝治疗的合理基础。

☚ 人造瓣膜替换术后心内膜炎   红斑狼疮性心内膜炎 ☛
000184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