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沼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沼泽zhǎozé水草茂密的泥泞洼地。 沼泽zhǎozé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沼泽zhǎo zé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1941年谌亚达译《中国区域地理》第十一章:“据英国参谋部刊行的上海、杭州和南京的地图(缩尺二十五万分之一),凡长江以南的地方,自芜湖至海边,所有湖群和沼泽,共占面积八百八十七方哩。” 沼泽 沼泽皋 衍 荡 洿泽 沛泽 另见:水边地 湖 草 林草地 茂密 ☚ 沼泽 水泽 ☛ 沼泽/水泽/湖泽 ☚ 沙滩 沼泽 ☛ 沼泽swamp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貌条件和水热状况。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沼泽,即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按地貌条件可分为山地沼泽、高原沼泽和平原沼泽。根据有无泥炭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根据植被类型可分为草本沼泽、泥炭藓沼泽和森林沼泽3类。构成草本沼泽的植物都是多年生的,多属单子叶植物,如苔属、芦苇属、香蒲属等。泥炭藓沼泽植物嗜酸,大多数具旱生结构,如蜡层、革质叶和下陷的气孔等,缺乏营养物质的泥炭藓沼泽分布有茅膏菜属、瓶子草属(Sarracenia)等食虫植物。森林沼泽中的乔木属于各个不同的科,下层由柳属、鼠李属等构成,草本则以苔属、藨草属为主。中国的沼泽总面积约有1×105 km2,东北三江平原、川西北的若尔盖高原是中国沼泽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太湖周围也有零星散布。沼泽的泥炭可作为贵重的化工原料、杀虫剂等。沼泽植物多是很好的造纸和人造纤维的原料。 沼泽地表长期过度潮湿,生长有喜湿和喜水植物,下层有潜育层或存在着泥炭化和腐殖质化过程的洼地。在沼泽物质中,水占85%~95%,泥炭等干物质只占5%~10%。按其水源补给和演变过程,可分低位沼泽、中位沼泽和高位沼泽3类。地球上沼泽面积约268.3万 km2,占陆地的2%。俄罗斯沼泽面积最大,约71.5万 km2,最大的沼泽是波列西耶低地,面积4.7万 km2。南美洲沼泽化地区最广,沼泽集中在亚马孙河流域,面积123.2万 km2。芬兰是“沼泽之国”,沼泽面积占总面积的43%。世界的沼泽主要分布在欧亚、北美大陆的寒带和温带地区,如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平原,泥炭沼泽化程度高达30%~40%,泥炭层厚度一般在2m以上,北美洲北大西洋滨海平原和五大湖一带,泥炭层可厚达5m左右。中国的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天山山麓和阿尔泰山区等地,总面积约11万km2。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1.4万 km2,四川若尔盖高原沼泽面积3000 km2。全世界沼泽水总量为11470亿 m3。 沼泽 沼泽zhaoze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生有沼生植物,并有泥炭积累或有机物质开始泥炭化的地段。我国古人把水草所聚之处的沼泽称为沮泽或沮洳。沼泽的形成途径一般可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水体沼泽化,包括湖泊沼泽化和河流沼泽化;二是陆地沼泽化,包括草甸沼泽化和森林沼泽化。每种沼泽化的形成过程也有所不同(参见郎惠卿等编著《中国沼泽》,1983年)。沼泽在形成以后,在特定区域自然条件下,可经过低位、中位、高位三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低位沼泽是沼泽发育的初级阶段,表面呈浅碟形,是以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水中营养成分丰富,沼泽中生长着富营养植物,既有草本植物,也有木本植物,又称富营养型沼泽。富营养型沼泽由于养分充足,植物生长繁茂,死亡的植物残体能积累较厚的泥炭,使沼泽表面变得平坦,沼泽便进入了中位沼泽阶段。这时是以大气降水和少量的地下水混合补给,营养成分中等,酸度增加,沼泽中既生长有富营养植物如苔草,也生长贫营养植物如泥炭藓等,因此,又称为中营养型沼泽。高位沼泽是沼泽发育的高级阶段,泥炭层积累较厚,沼泽表面中部凸起,地下水补给不能达到,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植物所需养分贫乏,沼泽中植物主要以泥炭藓等贫营养植物为主,又称贫营养型沼泽。 ☚ 水库 冰川 ☛ 沼泽 沼泽zhaoze(见水文地理“沼泽”条)。 ☚ 淡水生物群落 红树林 ☛ 沼泽 沼泽Zhaoze地面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生有沼生植物,并有泥炭形成和积累的地段。沼泽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自然因素所制约,其中水热状况和地貌条件最为主要。一般在温和湿润或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地势平坦,排水不良有利于沼泽的形成和发展。沼泽成因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水体沼泽化。江、河、海的边缘或浅水部分及湖泊,通过泥沙和水生生物死亡后的遗骸淤积和淤塞演变成沼泽。二是陆地沼泽化,包括森林地、高山草旬区、洼地及冻土带,因土壤过湿,生态环境被改变,引起植被的自然演变,最后形成沼泽。 ☚ 水库 冰川 ☛ 沼泽目前各国有不同的概念。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地表过于潮湿,生长喜湿性植物并有泥炭积累(或有潜育化土壤)的地方,可称为沼泽。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有利于沼泽的形成。中国的沼泽分布,主要在四川省的若尔盖高原、东北的三江平原等地。 沼泽地表常年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生长喜湿和喜水植物,并有泥炭堆积或潜育层的泥泞地区。是陆地地貌的一种。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就经过了大片的沼泽地带。 沼泽 沼泽沼泽指土壤经常为水饱和,地表长期或暂时积水,生长湿生和沼生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地段。不同学科对沼泽赋予不同的定义。从水文学角度,认为地表水分过多地段就是沼泽; 从植物学角度,认为沼泽是地表生长有湿生 (水生) 植被的地段; 泥炭地质学者认为沼泽是泥炭覆盖层未疏干时厚度不小于30厘米、疏干时不小于20厘米的地表过湿地段。实际上,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各种因素作用结果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 地下水 若尔盖高原沼泽 ☛ 沼泽swamp;mars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