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沉积岩的分类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沉积岩的分类 沉积岩的分类chenjiyan de fenlei根据沉积岩的组成成分和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碎屑岩——主要由母岩机械破碎的碎屑物 (包括火山碎屑物) 经压紧、胶结而成; 粘土岩——主要由母岩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而成的粘土矿物组成;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大部分是由母岩经过化学分解生成的真溶液或胶体溶液经搬运沉积而成,部分是由生物化学作用和生物遗体直接堆积而成。每一类又可根据其结构和成分再分成各种不同的岩石 (如表)。 沉积岩分类表 ❶碎屑岩类: 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岩类(砾径大于2毫米)、砂岩类(颗粒直径在2~0.5毫米之间)、粉砂岩类 (颗粒直径在0.05~0.005毫米之间)。 砾岩类: 凡是由直径2毫米以上的岩石碎屑 (含量>50%)组成的岩石都属此类。由棱角状的分选不好的岩石碎屑组成的岩石称为角砾岩。根据成因又可分为山崩角砾岩、近岸角砾岩、冰川角砾岩、残积角砾岩和断层角砾岩等。组成岩石的碎屑有一定的磨圆,一般呈次圆或圆状, 分选较好, 且有一定排列方向的称为砾岩。分布在海滩、河床等不同地貌部位的砾岩,其分选程度、磨圆程度和排列特征是不同的。根据砾岩的特征可以研究碎屑的来源,推断沉积古地理环境。 砂岩类:指由2~0.05毫米的碎屑(含量>50%)胶结而成的岩石。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是各种岩石碎屑、石英、长石、白云母等,一般以石英为主,SiO2的平均含量达78.3%。按颗粒大小,砂岩可分为:巨粒砂岩(2~1毫米)、粗粒砂岩(1~0.5毫米)、中粒砂岩(0.5~0.25毫米)、细粒砂岩(0.25~0.1毫米)和微粒砂岩(0.1~0.05毫米)。按矿物成分砂岩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凡含有90%以上的石英碎屑颗粒的砂岩,称石英砂岩,是在比较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原岩经过长期破坏、冲刷,颗粒分选好,磨圆度高,成分单纯,SiO2含量可达95~99.5%,颜色白、黄白、灰白,可作为玻璃原料和耐火材料。由石英和长石两种基本碎屑成分组成的砂岩称长石砂岩,石英含量小于75%,长石含量在25%以上,有的可达70%,颜色多为淡黄、浅红等,一般为中粗粒、棱角状颗粒,是由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物残积胶结而成,或在剧烈隆起的山区遭受强烈风化并迅速堆积而成。含有各种复杂的岩石碎屑及部分矿物碎屑的砂岩(岩石碎屑含量在25%以上,石英含量小于75%,长石含量小于10%)称岩屑杂砂岩,又叫硬砂岩。这种砂岩碎屑多为棱角状,分选不好,并常含基性喷出岩和凝灰岩的碎屑;这种岩石是地壳不稳定地区的产物。研究砂岩具有重要意义:砂岩中可能含有由重矿物如金、铂、金刚石、钨、锡等形成的矿床;砂岩本身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玻璃工业原料、耐火材料等;砂岩中孔隙较大,常为含水层和储油层。 粉砂岩类:由50%以上的直径为0.05~0.005毫米的碎屑胶结而成的岩石。组成粉砂岩的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为长石,云母和粘土物质一般比砂岩多,颗粒很细(多以悬浮方式搬运),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具棱角,胶结物以铁质、钙质、粘土质为主;常具薄层理或条带状构造。黄灰或棕色,粉砂含量一般在40~60%,未充分胶结或半固结的粘土粉砂岩称为黄土;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共占80%;此外,还有白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胶结物以粘土和CaCO3为主。我国黄土中CaCO3含量达5~15%,多钙是黄土的重要特征之一。原生黄土一般没有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陡壁。我国黄土分布很广,堆积很厚,形成有名的黄土高原。已经胶结的粉砂,叫粉砂岩。粉砂岩质地坚硬致密,颜色多样,又可分为粗粉砂岩(0.05~0.01毫米)和细粉砂岩(0.01~0.005毫米)。一般是在河漫滩、三角洲、泻湖、沼泽及海湖的较深水部分形成的。 火山碎屑岩:指由火山喷发的碎屑物质在地表经短距离搬运沉积,或就地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由于它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出和沉积的双重特征,因此它是介于喷出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根据火山碎屑的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火山集块岩,主要由粗火山碎屑物(大于32毫米),如熔岩碎块和少量其他岩块杂集在一起,经压固、胶结成岩。岩块多呈棱角状或次圆状,分选性不好,其岩块成分往往以一种火山岩为主,如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如岩块成分为安山岩,则称为安山集块岩,余此类推。火山角砾岩,由火山角砾(2~32毫米)为主的熔岩碎块和少量其他岩块堆积,经压固和胶结而成。凝灰岩,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火山灰和碎屑(占50%以上)所组成的岩石,其碎屑多具棱角,岩石外貌粗糙,有时可见清楚的层理。 ❷粘土岩类:主要是由50%以上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粘土质形成的岩石。粘土岩是介于碎屑岩和化学岩之间的过渡类型。粘土岩分布广泛,约占沉积岩总量的50~60%。根据粘土岩固结程度可分为粘土(弱固结)、泥岩(强固结)、页岩(强固结并具页状层理)。颜色浅淡、质纯细腻疏松的土状岩石称为粘土。根据成因分为残积粘土和沉积粘土;根据矿物成分分为高岭石粘土(简称高岭土)、蒙脱石(胶岭石)粘土及伊利石粘土(又称水云母粘土)。粘土广泛应用于陶瓷、化学和冶金工业等方面。一种厚层状、致密而固结程度较高的粘土岩,称为泥岩,泥岩不具页理,遇水不易变软,可塑性差。固结紧密,具有平行薄层状页理构造的粘土岩,称为页岩。页岩的页理是鳞片状的粘土矿物在压紧过程中平行排列而形成的,页岩的颜色不一,含有机质或碳质较多者呈灰黑或黑色,如碳质页岩;含高价氧化铁的呈褐红色、棕红色,如红色页岩;含CaCO3 (10~30%)和SiO2(85%以上)者,分别称为钙质页岩和硅质页岩。 ❸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指各种母岩在化学风化和剥蚀作用中所形成的溶液和胶体溶液经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形成的岩石。很难溶于水的铁、铝、锰,往往以胶体形式在原地或在浅海边缘沉积形成铁铝锰质岩。主要由Al2O3·H2O和Al2O3·3H2O组成并常含有Fe2O3等混入物,叫铝土岩。其中Al2O3与SiO2比值小于1者为粘土岩;大于1者为铝质岩;等于或大于2.6者称铝土矿。富含铁的化合物的沉积岩,称铁质岩,含铁30%以上的铁质岩即为铁矿;铁质岩的主要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富含锰的化合物的沉积岩称锰质岩,含锰20%以上的锰质岩即为锰矿;锰质岩的主要矿物有软锰矿、硬锰矿等。Si、P常通过化学和生物作用富集成岩叫硅、磷质岩。由硅藻遗体组成的土状岩石称硅藻土。主要由玉髓、石英等组成,常含有氧化铁、有机质等混入物,多呈隐晶结构、致密坚硬,具有贝壳状断口的岩石称碧玉岩。含有大量磷酸钙或P2O5(5~8%以上)的沉积岩统称磷块岩。 以石灰岩、白云岩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在地壳中的分布仅次于粘土岩,在中国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55%。主要由方解石 (50%以上) 组成的岩石称石灰岩,因所含杂质不同,呈灰、灰白、灰黑、浅红、褐红等不同颜色。除含硅质者外,硬度不大,与冷盐酸反应剧烈。根据成因和结构又可分为内碎屑岩 (主要由内碎屑组成)、生物碎屑岩 (由生物碎屑组成)、鲕粒灰岩 (含鲕粒量大于50%)、微晶灰岩和泥晶灰岩(主要由小于0.03毫米微晶颗粒或小于0.005毫米的泥晶颗粒组成)以及晶粒灰岩等。主要由白云石(50%以上) 组成的岩石称为白云岩,外表似石灰岩,但加冷盐酸起泡极弱以区别于灰岩。石灰岩中泥质成分增加到25~50%时称为泥灰岩。由K、Na、Ca、Mg等卤化物及硫酸盐所组成的岩石称盐类岩。它们都是在真溶液中由于蒸发沉淀而成的属于纯化学成因的岩石,其形成常反映特定的地理环境,如干燥气候下的闭塞海湾、泻湖、内陆湖盆等。常见的有岩盐(NaCl)、钾盐 (KCl)、石膏 (CaSO4·2H2O)、芒硝 (Na2SO4·10H2O)、苏打 (NaCO3·10H2O)、硼砂 (Na2B4O7·10H2O)等。含可燃有机质的岩石称可燃有机岩,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及天然气等。 ☚ 沉积岩的构造 变质岩 ☛ 沉积岩的分类 沉积岩的分类Chenjiyan de fenlei根据沉积岩的组成成分和成因将沉积岩分为三大类,即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和化学岩,每一类又可根据其结构和成分再分成各种不同岩石 (如表)
1. 碎屑岩类。根据颗粒大小分为砾岩类、砂岩类和粉砂岩类。砾岩类:直径2毫米以上的岩石碎屑(含量>50%)组成的岩石。由棱角状的分选不好的岩石碎屑组成的岩石称为角砾岩。根据成因又可分为山崩角砾岩、冰川角砾岩、残积角砾岩和断层角砾岩等。组成岩石的碎屑有一定的磨圆,一般呈次圆或圆状,分选较好,且有一定排列方向的称为砾岩。分布在海滩、河床等不同地貌部位的砾岩,其分选程度、磨圆度和排列特征是不一样的。砂岩类:由2—0.05毫米的碎屑(含量>50%)胶结而成的岩石。砂岩的矿物成分一般是以石英为主,平均含量达78.3%,还有长石、白云母等。按颗粒大小,砂岩可分为:巨粒砂岩(2—1毫米)、粗粒砂岩(1—0.5毫米)、中粒砂岩(0.5—0.25毫米)、细粒砂岩 (0.25—0.1毫米)、微粒砂岩 (0.1—0.05毫米)。按矿物成分砂岩可分为:石英砂岩(石英>90%)、长石砂岩(长石含量25—70%,石英<75%、岩屑杂砂岩(岩石碎屑含量>25%,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10%)。研究砂岩具有重要意义。砂岩中可能含有重矿物金、铂、金刚石、钨、锡等形成的矿床;砂岩本身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玻璃工业原料和耐火材料等;砂岩中孔隙大,常成为含水层和储油层;各种砂岩的形成反映一定地质条件和古地理环境。粉砂岩类: 由50%以上的直径为0.05-0.005毫米的碎屑胶结而成的岩石。其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其次为长石,含云母和粘土矿物一般比砂岩多, 颗粒很细。粉砂含量一般在40—60%,未胶结或半固结的黄棕色粉砂岩称为黄土。已经胶结的粉砂,叫粉砂岩,粉砂岩质地坚硬,颜色多样,又可分为粗粉砂岩(0.05-0.01毫米)和细粉砂岩(0.01-0.005毫米)。火山碎屑岩: 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碎屑物,在地表经短距离搬运沉积,或就地沉积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根据火山碎屑的粒度可以分以下几种: 火山集块岩, 主要由粗火山碎屑物 (大于32毫米)和其它少量岩块杂集在一起,经压固、胶结成岩,其岩块多呈棱角状,分选性不好,多为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成分;火山角砾岩,由火山角砾(2—32毫米)为主的熔岩碎块和少量其它岩块堆积、压固、胶结而成。凝灰岩,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火山灰和碎屑(占50%以上)所组成的岩石,其碎屑多具棱角,质地粗糙, 有时可见层理。 2. 粘土岩类。主要由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粘土质(50%以上)形成的岩石。是介于碎屑岩和化学岩之间的过渡类型。粘土岩分布广泛,约占沉积岩总量的50—60%。根据粘土岩固结的程度可分为:粘土(弱固结)、泥岩(强固结)、页岩(强固结并具页状层理)。颜色浅淡、质纯细腻疏松的土状岩石称为粘土。根据其成因分为残积粘土和沉积粘土;根据矿物成分分为高岭石粘土(简称高岭土)、蒙脱石(胶岭石)粘土及伊利石粘土(又称水云母粘土)。一种厚层状、致密而固结成度较高的粘土岩,称为泥岩。固结紧密,具有平行薄层状页理构造的粘土岩,称为页岩。含有机质或碳质较多的页岩呈灰黑色,如碳质页岩,含高价氧化铁的呈褐红色,称红色页岩,含CaCO3较多(10—30%)者称钙质页岩,含SiO2较多(85%以上)者,称硅质页岩。 3.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各种母岩在化学风化剥蚀作用下所形成的溶液和胶体溶液经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形成的岩石。很难溶于水的铁、铝、锰,往往以胶体形式在原地或在浅海边缘沉积,形成铁铝锰质页岩;主要由Al2O3·H2O和Al2O3·3H2O组成并常含有Fe2O3等混入物,称为铝土岩;其中Al2O3与SiO2比值小于1者为粘土岩;大于1者为铝质岩;等于或者大于2.6者称为铝土矿。富含铁的化合物的沉积岩,称铁质岩,含铁30%以上的铁质岩即为铁矿,铁质岩的主要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富含锰的化合物的沉积岩称锰质岩,含锰20%以上的锰质岩即为锰矿,锰质岩的主要矿物有软锰矿、硬锰矿等。通过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使硅、磷富集成岩,分别称为硅质岩和磷质岩。由硅藻遗体组成的土状岩石称硅藻土。主要由玉髓、石英等组成,常含有氧化铁、有机质等混入物,多为隐晶质结构、致密坚硬,具有贝壳状断口的岩石称为碧玉岩。含有大量磷酸钙或P2O5 (5—8%以上)的沉积岩统称为磷块岩。主要由方解石(50%以上)组成的岩石称为石灰岩。因所含杂质不同,呈灰、灰白、灰黑、浅红、褐红等不同颜色,除含硅质者外,硬度都不大,与冷稀盐酸反应强烈。主要由白云石(50%以上)组成的岩石称白云岩,其外表似石灰岩,但加冷稀盐酸起泡极弱,以此区别于灰岩。石灰岩中泥质成分增加到25—50%时,称为泥灰岩。以石灰岩、白云岩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在地壳中的分布仅次于粘土岩,在中国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55%。由K、Na、Ca、Mg等卤化物及硫酸盐所组成的岩石称盐类岩。它们都是在真溶液中由于蒸发浓缩沉淀而成的,属于纯化学成因的岩石,其形成常反映特定的地理环境,如干燥气候下的闭塞海湾、泻湖、内陆湖盆等。常见的有岩盐(NaCl)、钾盐(KCl)、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苏打(NaCO3·10H2O)、硼砂(Na2B4O7·10H2O)等。含可燃有机质的岩石称可燃有机岩,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及天然气等。 ☚ 沉积岩 变质岩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