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沈兼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沈兼士1885—1947

浙江吴兴人
同盟会员。文字学家。曾先后任文献馆馆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著有《文字形义学》、《扬雄方言之研究》等。
原名:礭
笔名:兼士
别名:礟士、坚士

沈兼士

敬悼国学研究所之母——沈兼士先生
沈兼士与近年史学
忆沈兼士老师
风流儒雅忆吾师
沈兼士(1885—1947)
丁山
周祖谟
张秀亚
李维棻
关志昌
东南日报1947年9月10日
申报1948年2月21日
*中华日报1968年5月4日
*传记文学1964年4卷1期
*传记文学1983年43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04页
沈兼士先生与档案整理
沈兼士传略
沈兼士(附沈兼士语言学论著目录)
文学院院长沈兼士先生
敬怀沈兼士先生
杨波
葛信益
施光亨
王静芝
公孙嬿
档案工作1984年1期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5辑第103页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3分册第108页
*学府纪闻·私立辅仁大学第110页
*学府纪闻·私立辅仁大学第152页

沈兼士

鲁迅与沈兼士 姜德明 新文学史料1984年3期

沈兼士1886——1947

浙江吴興人,1886年 (清光緒十二年) 生。早年留學日本,入東京物理學校,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在浙江杭州、嘉興一帶任教。1912年秋赴北京,先後在北京大學、厦門大學、清華大學、中法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和輔仁大學等校任國文系教授,並歷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故宫博物院文獻館館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訊員,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主任,輔仁大學代理校長,文學院院長兼文科研究所主任等職。抗日戰争爆發後,與同仁組織“炎社”,協助青年脱離淪陷區。1942年12月,離開北平,到重慶中央大學師範學院任名譽教授,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專任委員。抗戰勝利後,任國民政府教育部平津區特派員。1946年秋,復任教於輔仁大學、北京大學。1947年8月2日病逝於北平寓所。終年61歲。著有《廣韵聲系》、 《段硯雜文》, (以上均爲專著)、《聲訓論》、《文字學之革新研究》、《古音系研究序》等。

沈兼士1886~1947年

浙江吴兴县人。训诂学家,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曾就学于章太炎。归国后,任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文字学、《说文》等课程,积极培养史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人材。其学识渊博,精于诗文。曾任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主持整理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事宜,并任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讲授有关文字学、训诂学等课程。平生治学主张兼统博采,因此对文字学、训诂学发明甚多,是中国近代最有见地的训诂学家之一。其主要见解是探求汉语词的语根,推寻语词在形、音、义三方面表现出的嬗变,并提倡利用形声字的声符进行汉字的字族研究,以建立汉语语源学和字族学。最著名的著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文和《广韵声系》一书。零篇文章都收入《段砚斋杂文》内,80年代则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

沈兼士公元1886——1947

浙江省吴兴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从章太炎受国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中法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和辅仁大学等校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员,前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等职。他总结和继承了前人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经验和成果,把语义和语音的研究结合起来,利用右文说的合理部分,揭示汉语语根与派生词的种种联系,从而建立汉语的字族学。此外,沈氏在声训上也自成其说,认为义类相通,声类相同是声训成立的主要原因,把声训分为六大类,并提出审辨声训的七种方法,多为精审之论。主要著述有《广韵声系》(主编)、《段砚斋杂文》等。另撰《新文学与新字典》、《研究文字学“形”和“义”的几个方法》、《广韵声系叙及凡例》、《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鬼”字原始意义试探》、《声训论》、《石鼓文研究三事质疑》、《“卢”之字族与义类说》、《杨雄方言中有切音》、《广韵异读字研究序》等论文。

沈兼士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浙江省吴兴(今湖州市)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农历六月十一日,卒于1947年9月16日。主要著作有:《广韵声系》(1944)、《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推阐》(1933年后收入《沈兼士学术论文集》,1986)、《段砚斋杂文》(1947)。

沈兼士1885—1947

近代音韵、训诂学家。原名拨,以字行。浙江吴兴人。早年师事章炳麟。精通音韵、训诂。历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等。著有《声训论讲义》、《广韵声系》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