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丁1909.12—
原名汪林锡。字竹铭。笔名有金丁、竹铭等。北京人。满族。1931年在北平《摩尔宁》杂志发表反映学生救亡运动的小说。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与芦焚、徐盈创办《尖锐》杂志,出版两期后被查禁。尔后赴沪,在文化中学任教,不久参加“左联”,被编在创作委员会,曾任“左联”执委。1933年参加国民御侮自救会工作,又执教于泉漳中学。同年7月被捕,在苏州监狱中仍坚持小说创作。“左联”时期先后在《文学月报》、《现代》、《春光》等杂志发表许多小说,如《孩子们》、《两种人》、《烟》等。1937年出狱后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底赴新加坡,执教于南洋女中。并在《南洋周刊》以及《南洋商报》副刊《狮声》和《南洋文艺》、《星洲日报·文艺周刊》等报刊发表小说、文艺评论等作品。这时期的作品后由方修收集,编成《金丁作品选》出版。曾代表教育界参加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的筹备工作。新加坡沦陷后,与郁达夫、胡愈之等人避难于苏门答腊。抗战胜利后返回新加坡,任教于华侨中学和育英中学。1946年在新南洋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三星旗下》。建国后任北京市民盟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