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东汉时,散居在今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境内的槃瓠诸部等少数民族,总称“南蛮”。他们和汉族人民杂居,同受东汉官吏和封建地主的奴役。永和元年(136),汉顺帝接受武陵太守建议,增收税布,引起“武陵蛮” (居住在今湘西、黔东、川东南、鄂西一带,以常德为中心)的反抗,杀死官吏,围攻县城。次年在武陵太守李进镇压下失败。永寿三年(157), “长沙蛮”又起义,占据益阳(今属湖南)。到延熹三年(160)得到“零陵蛮”和“武陵蛮”响应,合兵数万,焚官府,杀官吏,荆州刺史刘度和南郡太守李肃皆望风而逃。延熹五年(162),荆州刺史度尚领兵镇压“长沙蛮”,车骑将军冯绲进攻“武陵蛮”,起义军失败。不久复起,战斗到东汉末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