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陵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陵蛮

汉时分布在湘西、鄂西等地少数民族的总称。

武陵蛮

又称※五溪蛮。汉至宋代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分布在武陵郡而得名。古※九黎、※三苗部落后裔,一说※槃瓠蛮后裔。分布在今湖南沅江流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西北部以及与湖南相邻的黔、鄂、桂部分地区。春秋战国时泛称※蛮方、※荆蛮、南蛮。秦称※黔中蛮。汉光武帝时,其族民兴盛。建武二十三至二十五年(公元47—49)间,精夫※相单程据险攻县城,大败刘尚、※马援等汉军的进攻。后起义斗争,绵延不绝。建初年间(公元76—84年)、澧中(今湖南澧县)、溇中(今湖南慈利、石门)诸蛮举兵。永元四年(92年),溇中、※澧中蛮※潭戎等起事。元初二至三年(115—116),充中、澧中、溇中、零陵诸族,因郡县徭税失平,攻城,杀长吏。永和元年(136),因汉顺帝增其租赋,引起武陵各族民众不满,澧中、溇中聚众2万余人围充城,攻夷道(今湖北宜都)。永寿三年(157),至中平三年(186),长沙、零陵和武陵诸蛮族时服时叛。三国时,蜀、吴政权在武陵地区对峙,时有争夺,形成拉锯状态。黄龙三年(231),武陵诸族聚集数万反吴。反赋役斗争连续不断。其民重祭祀、信巫鬼。以农耕为业,兼畜牧、狩猎。《汉书·地理志》云:“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瓜蠃蛤,食物常足”。其民已使用铁质农具和兵器。采炼朱砂、水银,纺织賨布、溪布或葛布以及※点蜡幔(蜡染)。称首领为※精夫、渠帅。各邑君长,皆赐有印绶。其民与今苗、土家、瑶、侗、仡佬、壮等族有渊源关系。

武陵蛮

汉代对居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四川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等地少数民族的总称。为槃瓠诸部之一。秦昭王伐楚于其地置黔中郡,称之为黔中蛮。汉初改置为武陵郡,亦改称其为武陵蛮。因其地有雄、𣗊、酉、沅、辰五溪,故东汉后又称其为“五溪蛮”。

武陵蛮

古代南方民族。先秦时其先民即在今湖北西部、湖南北部和贵州东部一带活动。西汉置武陵郡(治今湖南溆浦,辖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称当地活动的民族为武陵蛮。该部多与汉民杂居,首领号精夫,自谓系槃瓠之后。多居山壑,以田作、贾贩为生,能用木皮织布,以草籽作五色染料。东汉时与汉军战事频繁。与以后的五溪蛮有渊源关系。

武陵蛮

汉代对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之总称。相传为槃瓠的后代。汉初于其地置武陵郡,因此得名。居民以务农为主,擅长织染。官府令其大人岁输布一匹,小口二丈。因不满汉朝统治压迫,时常举行起义。东汉至宋,其在沅水上游五溪地区的,又称“五溪蛮”。曾助刘备参加夷陵之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