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楫 汪楫1636—1699字舟次,号悔庵。原籍休宁(今属安徽),客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少能诗,与孙枝蔚、吴嘉纪齐名。屡试不第,以岁贡生署赣榆训导。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检讨,与修《明史》。康熙二十一年,充册封琉球正使,赐一品服,时论荣之。未几,出为河南知府,积升为福建布政使,后被开缺,遂归。楫诗如王士禛所言:“以古为宗,以洁为体,以清冷蒨峭为致,大抵与嘉纪同。当其自得于心,即亦不必尽同也。”(《悔斋诗集序》)入翰林后,其诗风易幽峭为典重高华,颇有台阁之气。诗多为与故老名流倡和之篇,也有大量的描山绘水的作品,如:《哀鸜鹆为吴野人作》写布衣诗人吴嘉纪遭际之不幸;《一钱行》写遗民诗人林茂之穷困潦倒和对前朝的怀念;《寿郝羽吉三十》描写了从事鱼盐之业的诗人郝仪的神情风貌以及他对吴嘉纪的帮助。这类作品大多写得平易畅达,与萧远闲旷、境界幽深的山水诗不同。著有《悔斋集》五种,包括《悔斋诗》六卷、《山闻诗》一卷、《山闻续集》一卷、《京华诗》一卷、《观海集》一卷,共十卷。另有《中山沿革志》二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并有传。唐绍祖为撰墓志铭、朱彝尊为撰墓表。 ☚ 王摅 徐釚 ☛ 汪楫 汪楫1626~1689字舟次,号悔斋。侨居扬州。清康熙十六年(1677)以岁贡生任赣榆训导。十八年,应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参修《明史》。二十一年,封正使,赴琉球,撰《使琉球录》1卷,详记琉球山川、风物,并据琉球史料,编写《中山沿革志》2卷。后历任河南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 工诗,与孙枝蔚、吴嘉纪齐名。能曲,曾作《补天石》传奇。著有《悔斋集》、 《观海集》等。 ☚ 汪錞 戴本孝 ☛ 汪楫1626—1689清诗人。字舟次。休宁(今属安徽)人。侨居扬州。岁贡生。康熙间举鸿博,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 任册封琉球正使,官至福建布政使。工诗,兼工书法。有《中洲沿革志》、《球奉使录》、《海斋诗文集》、《山闻正续集》、《观海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