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汕头经济特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Shantou jingji tequ在广东省东部沿海潮汕平原上。为粤东和闽西南出海的门户。面积5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6万,其中特区不足10万。汕头是广东省东部经济中心,全省第二大城市。十七、十八世纪,它原是澄海县的一个滨海小渔村。1861年辟为商埠后,得到迅速发展。1930年进出口贸易额猛增,居全国沿海各港第6位。1936年来往船只总吨位达到675万吨,仅次于上海和广州港。1934设市,人口发展为21万。汕头地区是我国著名侨乡,估计海外潮籍华人在600万人以上,还有100万潮籍港澳同胞。市区现代建筑多为侨胞投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1986年市区工业总产值增至15亿多元。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感光、化学、电子、纺织、塑料、机械等。抽纱、刺绣、绣衣等传统手工艺品中外早有盛名。全市有不少产品供出口,三分之一的工业企业具有创汇能力。工业品中的服装、陶瓷、地毯、电子玩具、食品罐头、塑料制品大多供出口外销。其中感光胶片和印相纸产量分别占全国30%和45%,它生产的X光胶片和印刷制版胶片等系列产品,销售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超声电子仪器是汕头工业又一奇葩。超声波诊断仪、探伤仪和示波器等产品,产销量一直居国内第一位。目前汕头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出口商品达450多种,对外贸易出口额4亿美元以上。汕头是一座美丽城市,小公园是城市的发祥地,也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这里保存了不少造型别致、壮观的昔日商业楼宇,一派典型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风貌。市区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有中山公园、石公园、妈屿岛、青云岩等。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原称龙湖工业区,在市区东北部,主要包括龙湖、广澳两片。经过几年建设,特区已初具规模。它率先实现了国家要求的“三个为主”:即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目前特区已利用外资建起近百个工厂,道路、水、电、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广澳片的海上钻井平台厂、大型纺织厂、妈屿大桥、深水码头等项目已与外商签订协议和意向书。与香港、曼谷等通航的中型机场已扩建完毕,汕头至广州的铁路、二级公路也正在建设中。根据规划,汕头经济特区正在建设龙湖出口加工区、港口区和农业开发区等3个功能区。 汕头略图 ☚ 深圳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东郊的龙湖,面积1.6平方公里。主要以“龙湖出口加工区”为主,同时配有加工区的专用码头。龙湖出口加工区拟建250家工厂,有职工5万人。主要行业为:轻工、电子、纺织、服装、工艺品、食品、精密仪器等。为了充分利用汕头秀丽的风景、海滨等旅游资源,汕头特区还成立了汕头经济特区旅游公司,准备进一步发展旅游事业。除此,为适应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另规划出加工区以东的一大片土地,作为特区农业发展区。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以及优良品种,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畜牧业、水产养殖等。 ☚ 安纳康达铜公司 米许林总公司 ☛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系广东省所辖,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80年8月批准通过的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于1981年9月开始筹建的。全区面积52. 6平方公里。主要有两个加工区,一是位于汕头市东北郊龙湖村西北面的龙湖加工区; 另一作为仓库建设和出口基地,位于龙湖村以南,渔港以东的港口加工区。汕头经济特区是以加工出口为主,同时发展旅游等行业的特区。 ☚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沿海地区,汕头市的东北部。原来面积52.6平方公里,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面积扩大到234平方公里。汕头历来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粤东、赣南、闽西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特区背靠经济发达的潮汕平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有发展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的优越条件。汕头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约有600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加拿大、法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还有100万人旅居港澳地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和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布汕头经济特区正式诞生。1982年9月特区的龙湖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动工。特区鼓励外商、华侨和港澳同胞采取合资、合作、独资和“三来一补”等形式前来兴办工业、农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等多种行业。特区采取以发展出口加工业为主的综合发展政策。具体投资重点,工业以超声电子、食品加工、机械、塑料、化学、陶瓷、建材等行业为主;农业以引进外国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创汇农业为主;并利用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开发旅游业。现已逐步形成资金来源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交通运输业、旅游、商业贸易、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发展,逐步建成综合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特区。 ☚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我国经济特区之一。属于广东省汕头市的一部分。1981年11月正式设置。1984年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从出口加工区发展为以综合工业为主,兼营农业、旅游、交通运输和老企业改造的有侨乡特色的经济特区。它分为龙湖和广澳两个片区,总面积52.6平方公里。龙湖片区包括:(1) 工业区。即龙湖工业区、珠池工业区、珠池塭工业区; (2) 仓库区。位于珠池工业区以北,为特区的专用仓库、堆场; (3) 生活区。包括三大片居民住宅区; (4) 金融商业区。以金融、商业、服务行业为主,也包括特区的科研文化机构和培训中心;(5) 旅游区。位于沿海沙滩一带的综合性游乐公园和康乐中心; (6) 农业区。分布在珠池水产场一带。广澳片区位于汕头市达濠岛东南端,主要是引进外资建设石油化工企业,并为南海石油服务的后勤基地。全片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作为外商独资兴办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和相应的生产设施。另一片规划为生活区。 ☚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