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府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府庙 水府庙位于东门外下河街,资水与邵水汇合处。又名双江楼。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后毁于兵灾。清顺治年间重修,复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再次重修,四年后落成,现存二殿。庙为纯木结构,重檐六角,檐角高翘,脊饰龙凤,雄踞江滨。水府,指河神。此庙所祀河神为萧天任。相传明成祖遣使西洋,航海几覆,幸有神灵萧天任拯救,得免沉没之难。因此,明成祖诏封萧为英佑侯。1964年、1978年两次整修水府庙,雕梁画栋,彩绘灿烂。1981年又在庙侧新建亭阁,辟为临江公园。 ☚ 北塔 3. 武冈市 ☛ 水府庙 水府庙又名溪口水库,位于娄底市东侧,跨娄底、湘乡和双峰三县、市,是涟水切断而成的大型水库,总库容5.6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7亿立方米,正常水位94米,最低水位85米。水府庙水库有100多公里长的库岸线,100多个大小库湾,34个大岛屿,其中最大的约3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34米。沿岸还有历史悠久、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陶龛学校和古刹吉祥寺,使优美的自然景区抹上了一层浓厚的人文色彩。现已规划建设为一个水上风景旅游区。 ☚ 妙笔峰 波月洞 ☛ 水府庙 水府庙又名双江楼,位于邵阳市沿江桥东头,资水与邵水交汇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1573),为宝庆城内居民和资水、邵水船民合资兴建,供奉河神,以避水患,祈求吉利。后毁于兵火。现存建筑为清道光21年 (1841) 重修。水府庙东侧有新辟的临江公园,这是一座精巧秀雅的小园林。园内一道九曲六十二柱廊,嵌有镂花窗和水波墙,使公园成为一个闹市中的“洞天福地”。园林东头的秋月楼金碧辉煌,西头为秀丽的江风亭。园内还辟有荷花池、金龟池假山、花圃等。整个园林将内景与外景巧妙地融汇一体,给人以素雅开朗、小中见大的艺术意境,成为邵阳市民和外地游客游乐的休息的胜境。 ☚ 东塔 新宁崀山 ☛ 水府庙 水府庙又名双江楼、戏楼。位于双清区中河街,居资、邵二水交汇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供奉萧天任。据《宝庆府志》载,萧为江西人,传说其死后14年,明成祖派人出使西洋,途中船遇巨风,赖萧英灵搭救幸免于难。成祖获悉,诏封萧为英佑侯。清顺治十三年 (1656)、道光二十一年 (1841) 重修。时主要建筑有正殿、厢房和戏楼等,供奉铁佛像数十尊。1958年因扩建道路,拆毁庙宇,仅存戏楼。1964、1978年两次整修。占地面积145平方米。戏楼又称八解楼。平面凸字形,三层楼阁式,高19.73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为戏台。砖木结构,三重飞檐,一二层为八角,顶为六角攒尖,覆盆藻井,檐角舒展高翘,脊吻作龙凤饰。4根金柱、15根檐柱支撑,高拔挺秀,甚为壮观。楼额悬“半入云”三字木匾,联曰: “一弹秋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阙塑 “魁星点斗”,神情肃穆。楼后饰彩瓷 “双江秋月”,挂“水府庙” 匾额,文笔潇洒。1982年,水府庙辟为小游园。总面积2000平方米。一道九曲六十二柱长廊东连秋月楼、西接江风亭,外以嵌有镂花窗和石洞门的水波矮墙相围,素雅开朗。园内另有荷花池、金鱼池、假山、花圃等小景。游园前有曲岸枕河,飞舸流舟; 后倚通衢大街,车水马龙; 西南三桥迭映,一派繁华; 亭前亭后,两江碧波,风光无限。 ☚ 双清区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