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分shuǐfèn

❶物体内所含的水
 △ ~不够。
❷比喻虚假的成分
 △ 统计数字有~。

水分shuǐ fèn

比喻述说中或文章中夹杂多余或不真实的成分。如:这篇文章里水分较多。

水分shuǐfèn

原指物体内所含的水,现也比喻虚假不实或多余的成分。例如:“三是成本中的‘水分’很大。青椒进货,每斤才1角1分,可是算成本,都按6角2分一斤计算。”(《北京日报》1983.9.14)“工业的增长速度、产品结构、产量安排、生产布局等,都要服从于满足社会需要和国家计划,做到真正没有水分的增长。”(《人民日报》1982.4.6)

水分shuǐ fèn

物体所含的水。1902年樋田保熙译《世界地理志》部甲:“印度及印度支那地方空气所含水分最足。”1902年虞和钦、虞和寅译述《化学实用分析术》第三编《定量分析法》:“将土壤干燥研为粉末,其所混石砾可用筛除之,为一定量,于摄氏百十度干燥秤定之,自其所减之量,以算定水分。”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水分
水分  shuǐfēn

任脈經穴。在臍下一寸。因其善治水病,故名。其穴秦漢典籍已載,定名於晉,沿稱至今。《素問·氣府論》“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王冰注:“鳩尾下有鳩尾、巨闕……水分、臍中……十四俞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任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灸五壯。”《醫宗金鑒·刺炙心法要訣》:“水分脹滿臍突硬,水道不利灸之良。”

水分

水分shuǐfèn

比喻夹杂虚假不真实或多余的成分。
 ❍ 统计数字不能有~|他的话肯定~不少。

☚ 水床   水果醋 ☛
成分

成分

构成事物的成分:分(水~;糖~)
液体所含的成分:浓度
浓度高:浓(~烈;~重;~密;淳浓)稠(~粥)
物质的成分:色 质分
主要的成分:血液 血轮
某种物质中所夹杂的不纯的成分:杂质 渣滓
沉淀的杂质:
好的成分:精(酒~;香~)
从物体中提出的好的部分:脑(樟~)
所含的能提供营养的成分:养分 养料营养 荣养
金银等中所含纯金纯银的量:成色
成色纯:十足
金银的成色十足:足色 足足
成色不好:损色
全部由一种成分构成:清一色
(构成事物的各种物质或因素:成分)

☚ 传统   多 ☛

水分shuifenwater

水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原料之一,是作物体内输送养分的载体。另一方面又是作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农业气象学着重研究农业环境中各种形态的水:雨、雪、霜、露、水汽、土壤水等的利用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见附表2)。
在农业环境的诸因子中, 自然降水的多寡,强烈影响各地自然地理景观,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为荒漠、干旱草原。这一类地区只有在利用外来水源发展灌溉的地方才有局部绿洲。年降水量250~4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为草原或稀树草原,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水分条件较好的局部地区,存在半农、半牧的过渡形式。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热带雨林和湿生植物群落等, 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 农业类型包括旱作农业或雨养农业。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状况决定于土壤水分平衡。在土壤水分平衡各分量中, 降水量是主要的收入项,蒸发量(有作物覆盖条件下为蒸散量)则是主要的支出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例, 决定了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在降水量超过蒸发量的地方, 土壤中的盐分被淋洗而呈酸性反应。pH值一般都在6.0以下,这类地区水稻是优势作物;在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地区,土壤蒸发作用可把下层盐分带到地表, 土壤呈碱性反应, 在海拔低、地下水位高的平原易形成土壤盐渍化,pH值一般都在7.5以上, 旱作物为优势作物。降水蒸发比是影响种植制度以及耕作措施的重要因子, 如华北地区降水小于蒸发, 小麦种在低畦中以利灌溉和接纳雨水。在降水超过蒸发的长江中下游, 小麦种在高畦上, 以利排水和防止湿害。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中国东部是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多数作物停止生长或休眠。夏季高温多雨,作物生长旺盛。地中海型气候则以秋冬潮湿多雨, 夏季晴朗干旱为特征, 因此形成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如虉草、球茎大麦等在秋季发芽、冬季旺盛生长、夏季休眠的习性。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大程度上还影响一个地区的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
水分供应的年际变化 对作物收成丰歉有很大影响。降水量显著偏离平均值会造成旱、涝灾害。中国华北地区7月上旬开始进入雨季,正值春玉米和套种玉米的拔节至抽穗期, 对水分最为敏感, 如果雨季到来较晚,雨量显著偏少,将造成“卡脖旱”,严重减产。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发生的伏旱, 严重影响岗地的棉花、豆类生长及晚稻插秧。中国天山北麓、苏联的欧洲部分和北欧,冬季一定量的降雪是小麦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而降雪少、积雪时间短的年份,小麦易受旱、冻而减产。
蒸腾 是作物体内水分循环的主要动力, 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但是在干旱环境下, 强烈的蒸腾也会导致作物体内水分平衡失调, 光合强度下降, 生理过程受阻而使作物受害。
水分胁迫(water stress) 是气候生产潜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所谓水分胁迫, 指由于水分的不足或过多, 作物生长发育受阻而使光热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中熟种玉米的光能生产潜力可达12.75~15吨/公顷,其最适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而由于水分胁迫的存在, 其气候生产潜力只有5.25~9吨/公顷, 只相当于光能生产潜力的40%~67%, 且使其最佳播期变为5月中下旬。
由于水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以及水分条件具有较易调控的特点, 农业气象及其相邻的学科广泛开展下列各方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在基本规律方面, 研究大气和土壤的水分运动变化规律, 作物的需水规律、适宜水分指标、受害指标及省水高产栽培技术; 在增加农田水分来源, 防止干旱方面,开展渠灌、井灌、喷灌、滴灌等各种农田灌溉措施及其小气候效应等的研究; 在防止涝害、湿害以及盐害方面, 研究井排、渠排以及生物排水等措施及其效应; 在减少土壤或水面蒸发方面, 研究各种抑制蒸发的单分子成膜物质, 塑料薄膜覆盖, 以及耕、耙、沙田等农田耕作措施的保墒效应; 在旱涝灾害的监测技术方面, 除了原有的农学的和气象学的调查测定方法之外, 还应用遥感技术, 对旱涝灾害进行宏观监测。由于水有热容量大的物理特性, 人们还通过调节水分状况来调节温度, 以防御水稻烂秧和早、晚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

水分

❶经穴名。代号RN9。出 《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位于腹正中线,脐上1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 或艾条灸10~20分钟。
❷病证名。
❶指肾虚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四肢而致的肢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 “水分者,言肾气虚弱不能制水,令水气分散,流布四支,故云水分,但四支皮肤虚肿聂聂而动者,名水分也。”
❷指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参见水肿、肢肿条。

水分

不溶于石油产品的游离水。水分对石油产品是有害的。

水分shuǐfēn

❶经穴名。代号RN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守。属任脉。腹正中线上, 脐上1 寸处。主治腹痛, 泄泻, 浮肿,鼓胀。直刺1 ~ 2 寸, 艾炷灸5 ~ 7 壮或10 ~15分钟。
❷肾不能制水, 水气流散四肢之水肿。见《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
❸妇人先患水肿后月经闭止的病症。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水分

水分CV9Shuifen

任脉穴。首见《甲乙经》。别名中守、分水。位于前正中线,脐中直上1寸。仰卧取之。穴位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 并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
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重胀。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铜人图经》:“若水肿灸之大良,可灸七壮至百壮止; 禁不可针,针水尽即毙。”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脾、胃等疾患,如腹胀如鼓,水肿盈脐,绕脐腹痛,翻胃吐食,肠鸣泄泻,气上冲胸不得息等。现又多用以治疗急、慢性肠炎、腹水,腹直肌痉挛,食欲不振,小儿陷囟等。

☚ 神阙   下脘 ☛

水分shui fen

moisture content—a term used to describe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exaggerated or falsified

水分

moisture


水分

moist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