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氨中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氨中毒氨是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主要用于冷藏、人造冰、化肥、炸药、医药工业等,下水道中由于腐败发霉也产生氨气。氨气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体内后经肝解毒,代谢物经肾和肠道排出体外。氨中毒与氨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低浓度氨使上呼吸道沾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高浓度氨对直接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损伤。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也可发生中毒性肝病。 氨中毒ammoniacal poisoning反刍兽食入能在胃肠道内释放大量氨的化合物后所形成的高氨血症。氨中毒常发生在误食中毒量的尿素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同尿素中毒(见“尿素中毒”)。 氨中毒ammonia poisoning系气体中毒之一。氨是无色有特殊臭味刺激性气体。氨用于制造肥料、硝酸、冷冻剂、人造丝等化学工业,可因工作接触而引起中毒。由于其有强烈刺激臭味,故很少发生严重中毒。如因生产事故也可逸散大量氨而中毒。氨极易溶解于水,溶后生成氢氧化铵,呈强碱性。故对上呼吸道、眼、咽喉作用快、刺激性强,引起充血、水肿及肺水肿,并可造成组织坏死。患者可有流泪、咳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昏迷、休克等表现。治疗:眼睛可用清水洗或用3%硼酸水洗;呼吸道保持通畅、注意肺水肿、控制感染等。 氨中毒 氨中毒氨(NH3)为无色、有强烈辛辣刺激气味的气体。分子量17.03,比重0.597,沸点-33.5℃。爆炸极限16~25%(容积)。易液化,其水溶液为氢氧化铵(NH4OH),俗称氨水,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碱液。氨系用氮和氢在一定压力、温度和触媒的作用下合成。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含氮化合物(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化学肥料),合成化工原料、染料,制药,塑料,炼油,以及人造冰、冷藏等工业。急性中毒事故主要见于生产设备或管道爆裂,在无防护的条件下到事故现场进行抢修,进入氨贮槽,或运输途中氨容器破裂外溢等情况。 ☚ 溴中毒 光气中毒 ☛ 氨中毒 氨中毒由氨气和氨水引起中毒的较多,由铵盐引起的较少。铵盐中作用最强的是氯化铵、醋酸铵,碳酸铵则较弱。铵盐的作用与氨水相同。氨在工业上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冷冻剂,提炼石油及氮肥工业。氨水为重要的化学试剂,因其具特殊臭味,罕用于自杀和他杀。工业上如发生盛装液氨容器或管道破裂,可引起急性吸入性氨中毒事故。浓氨水的致死量为10~15ml。空气中含氨气浓度为0.5%时,仅吸入几分钟就可致死。氨有类似苛性碱的腐蚀作用。氨气对呼吸道及肺有强烈的刺激,引起明显的声门水肿和肺水肿。高浓度氨尚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吸收后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口服氨水后,同时具有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上消化道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很快出现精神兴奋,运动亢进,痉挛,继而嗜睡、昏迷,多在12~24小时内死亡。浓氨溶液可通过反射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中毒者数分钟内剧烈抽搐而死亡。 ☚ 强碱中毒 卤素中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