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二胡是胡琴的一种,中国著名拉弦乐器。 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主要流行在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在1000多年的发展史中,二胡一直是戏曲的伴奏乐器。 二胡构造简单,一根细细的木制琴杆,长约80厘米,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一把用马尾做的琴弓。琴师演奏二胡时采取坐姿,左手持琴,右手持弓。 二胡的音域可达3个八度。它可以独奏,也可以在歌舞和声乐以及戏曲、说唱音乐中伴奏。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二胡更是一种主奏乐器,扮演著类似西洋管弦乐队中小提琴的角色。二胡发出的乐音有著丰富的表现力,它以接近于人声的音色,成为一种富于歌唱性的乐器,有人还因此称它为“中国式小提琴”。 由于二胡的音色听起来略带忧伤,因而善于表达深沉的情感。 二胡制作简单、价廉易学且又音色优美,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是中国民间普及率很高的乐器。 自古到今流传有大量二胡乐曲,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刘天华先生创作和演奏了许多著名二胡乐曲,如《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等。最著名的二胡乐曲应该是《二泉映月》,它是中国民间盲艺人华彦钧先生(瞎子阿炳)所作。 这首乐曲在中国家喻户晓,现在也已走进世界音乐的殿堂。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这段乐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用断肠之感形容真是太合适了,这首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