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汉日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汉日报 《武汉日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在华中地区的喉舌。1929年6月10日创刊,社址设在汉口模范区歆生路忠信2里4号。曾集熙、张廷休参加筹办。第一任社长为胡伯玄,总编辑为王亚明。后王亚明接任发行人兼社长,总编辑一职则先后由王克仁、宋漱石、陈博生担任。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战时首都。国民党中宣部向《武汉日报》大量投资,使之成为武汉地区资金和人力最雄厚,印刷设备最好的一家报纸。从而取代已迁长沙的《中央日报》的地位,对全国发号施令。《武汉日报》与另一家国民党官报《扫荡报》一度控制了武汉的新闻言论,垄断了消息和广告,一般商报都不敢与之抗衡。在全民团结抗战运动中,《武汉日报》也参加到抗战的行列中,发表抗日言论和消息,探讨抗战道路和前途诸问题。同时,对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态度也发生变化。报纸版面上除大量报道国民党领袖人物的活动和国民党军队战场的新闻外,也报道了共产党的言论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浴血奋战的消息。当然,由于国民党内的反民主顽固势力作祟,《武汉日报》也在“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口号下,刊载了一些不利于团结的反民主的言论和一系列反共反民主的文章。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夕,王亚明将《武汉日报》的主要力量和设备撤退到贵阳,办起了另一个《中央日报》;宋漱石则带领一部分力量和设备撤到宜昌,后转恩施,办起了《武汉日报》恩施版。 ☚ 奉天公报 武汉报界联合会 ☛ 武汉日报 《武汉日报》1929年6月10日在汉口创刊的直属国民党中央的党报。是国民党在华中的喉舌。由于该报注重新闻、发行与广告,到1934年,发行范围扩至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时,该报一部分迁宜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汉口。1949年11月停刊。 ☚ 青年辅导委员会 武汉会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