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抑先扬法
清人刘熙载《艺概·文概》说抑扬之法有四种,其一为欲抑先扬。此法目的是抑。先扬,不过是从反面造成一种反差高度,转至抑笔时,前后对照,自会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先扬,有时是借他人赞扬之词,有时是作者先作出正面肯定,然后笔锋一转,揭出真象或点出他人赞扬之词的不实处。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赞》中先写“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后批评其不识大体,利令智昏,为溺利而祸其国,落笔是抑。写赵相虞卿,也是欲抑先扬。先说“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一扬,然后说他“及不忍魏齐(败亡),卒困于大梁”事,是“庸夫且知其不同,况贤人乎”,还是抑。从扬到抑,过渡要自然,须符合人物性格和事态发展的必然性,无悖乎情理,所扬之事情或某些特点与后抑之事或本质特征要有必然联系。此法运用得好,如先抬后跌,很富有戏剧性,能有助于多侧面地认识所写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