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行楷书灼艾帖
宋。纸本。纵25厘米,横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欧阳修(宋景德四年—熙宁五年,即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叙,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水)人。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举进士第一。召知谏院,改知制诰。庆历六年(1046年)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还为翰林学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拜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博极群书,以文章冠天下,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文忠集》等。《灼艾帖》为行楷书信札,书法秀润新丽,笔势清劲。欧阳修在《欧公试笔》中自云:“余因李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苏轼评:“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由此可知,欧阳修是在学习前人之外,不摹古,不求工,而致力追求一种天然清新的自家风格。正如赵孟頫所说:“欧阳公书居然见文章之气。”后纸有李东阳、翁方纲二家诗跋。《墨缘汇观》著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