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欧阳修《蝶恋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①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②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③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④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⑤ 【注释】 ①几许:多少。②杨柳堆烟:谓层层雾气笼罩着杨柳。无重数:即无数重。③玉勒雕鞍:代指华丽的车马。玉勒,镶有玉饰的马笼头,雕鞍,雕有花饰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馆。章台:本是汉代长安城西南街,因唐代许尧佐《章台柳传》以章台为背景写妓女柳氏故事,后人遂用作游冶之地的代称。④雨横(heng):雨势很猛。⑤乱红:指落花。 【译文】 庭院深深,到底深多少?丛丛杨柳笼烟雾,帘幕重重没法数。金车玉马停在游乐处,独处高楼凝神望,怎么也,看不见那章台路。风狂雨骤,三月将了,黄昏时悄悄地把门掩上,无计把春留住。眼含清泪问花儿,花儿缄默不言语,纷纷飞过秋千去。 【集评】 宋·李清照:“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临江仙》也。”(《临江仙》词序) 清·毛先舒:“词家境欲层深,语欲浑成。作词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或欲举其似,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出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王又华《古今词论》引) 清·张惠言:“‘庭院深深’,闺中既以邃远也;‘楼高不见’,哲王又不悟也。章台游冶,小人之径。‘雨横风狂’,政令暴急也。‘乱红飞过’,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为韩、范作乎?”(《词选》) 近代·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又:“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人间词话》) 现代·愈平伯:“‘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 ‘无计’句来。”(《唐宋词选释》) 现代·唐圭璋等:“作者善于以形象的语言抒写感情上的各种变化,虽然不出闺情范围,但情韵已较花间词为胜。”(《唐宋词选注》) 【总案】 这首词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或说为冯延巳,但李清照及宋人选集《乐府雅词》、《草堂诗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皆定为欧词,当比较可信。这首词的题旨,历来也颇多歧见,张惠言认为是一首有寓意的政治词,喻指北宋大臣韩琦和范仲淹遭受斥逐事,王国维则认为这是一种“深文罗织”的说法,这不过是一首“兴到之作”。还有人认为词的上片是写公子王孙走马章台的游冶之乐,下片则是写娼妓歌姬的迟暮之感。甚至还有人认为是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的。细揣词意。这应当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个封建社会上层妇女的苦闷。她独处深院高楼,既惆怅于夫君的浪荡不归,又悲哀于美好春色和青春年华的倏然消逝。全词语意浑成,刻画深致,情思绵邈,意境幽邃。末二句以眼前之景曲折层深地写内心的伤春之情,寓深于浅,情景交融,成为传诵不衰的千古名句。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欧阳修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斜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一首闺怨词。作者的着眼点是借暮春黄昏,雨骤风狂,透露出楼头思妇的内心苦闷。上片头三句,描写少妇生活的环境。“玉勒”二句则写他丈夫游荡不归。玉勒雕鞍,玉制的马笼头和精雕的马鞍,泛指华贵的车马。章台路,汉长安有章台街,是歌伎聚居的地方,后以章台为歌伎聚居地的代称。下片前三句写暮春景象,末了二句是她闺怨心境的生动写照,毛先舒对此有所分析: “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古今词论》引)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1,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2。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3。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5。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欧阳修
欧阳修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首词以独特的笔法写尽了一个“愁”字。 开篇首句以反问语气出现,总提后面文字。“谁道闲情抛弃久”,谁说儿女柔情离我已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朱颜”,指年轻人丰腴红润的面容,对着春花举杯浇愁,并不担心因嗜酒无度致使镜中红润的容颜日益消瘦。这后半片仍在写愁,不过是从家里扩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绿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独立小桥还在品味着愁。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 翠苑红芳晴满目,绮席流莺,上下长相逐。①紫陌闲随金轳辘,马蹄踏遍春郊绿。② 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③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 【注释】 ①翠苑:有绿树的园林。绮席:华贵的筵席。②紫陌:紫色土的道路。金辘:用金属品镶嵌的车轮。③春梦:形容年华短促。 【译文】 新绿的林园,雨后红花芳香光照眼。绮丽华贵的酒筵,流莺飞上飞下追欢,大路上闲闲地紧随香车轮转,马蹄得意将春郊芳草踏遍。唉,金色的年华似春梦般短,悠悠往事逝如烟,茫茫无觅百遍寻思无限。烟雨朦胧小楼掩,青山断续时隐现。闲愁人哪,曲曲栏杆都倚遍! 【总案】 这是一首“惜春”词作。即抒写在春天中的思绪。吐露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之情。词的开篇写春闹之景,以“翠苑红芳”、“绮席流莺”构成了一幅优美繁盛的春景图。画出了闹春的生动景致。接着,作者由物及人,写“紫陌闲随”、“马蹄踏遍”,从而又画出了一幅人闹春景图,即把人置于闹春的郊野上,更使闹春平添了活力、生机和欢快的气息。词的下片笔调一转,抒写了惜春之情,流露出了伤感的情调。“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是惜春之短暂的深沉感叹,尽吐了年华易逝、往事如烟、寻思无限的浓郁春愁。“烟雨满楼”、“倚遍阑干”,是写惜春之人在春愁中的迷惘情状,表现了惜春之人一时闲置无为,白白耽误年华的一种情怀。这首词由欢闹的春景,写到迷惘的春愁,既表现了欧阳修对于美景良辰的敏感多情,又使人隐约体会出他一生历尽仕途沧桑以后的一种难以具言的复杂心境。是一首“与物有情”的佳作。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欧阳修
欧阳修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 这是一个思妇伤春的形象。“柳絮飞撩乱”句,一语双关,既写暮春景色,又以拟人化手法,写思妇心绪缭乱如柳絮。“红英落尽青苔院”暗示离人未归,庭阶寂寂,青苔满院。 下阕以“百尺朱楼闲倚遍”领起。“百尺朱楼”,点明了少妇的身份。百尺,极言其高;朱楼,乃华丽的红色的楼房。“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抵死,犹云“老是”,“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羌管,即羌笛。“羌笛啊,你不必再吹起那令人心碎的曲调了吧,为离别,我已经肝肠寸断!今既无肠,岂能再为新声所断。” 这首小令,由景入情,从物到人,感情由伤春惆怅到凄婉痛绝,一步步揭示出女主人公无限凄苦的内心世界。笔法淡雅而自然,感情真挚而浓烈。 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蝶恋花》
今译 深深的庭院呵, 庭院深深不可数! 抑郁的杨柳呵, 笼罩着层层深雾, 更兼有无数重 帘幕! 何处是 你那玉勒雕鞍 游乐之处? 高楼遮望眼, 看不见 秦楼楚馆 章台路。 此时,正是 风狂雨猛的 三月春暮, 黄昏时分, 掩上门户, 我已无计将春光 留住。 含住晶晶的泪珠儿, 我问花儿,花儿不语, 只将一片乱红 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 画阁归来春又晚。①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②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③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注释】 ①画阁:绘有彩画的高阁。②桃花浅:是说春晚桃花开残,显得稀薄。③芊绵:亦作芊眠。草木茂密繁盛。 【译文】 画阁归来,才悟今春又晚。燕子双双齐飞,垂柳低软,桃花已凋残。落花象撩人细雨洒满天,和风习习满庭院。独自颦眉,满怀愁苦无人见。孤独一人倚栏杆,心绪如麻烦乱。芳草萋萋,一番回忆江南岸。风月无情,暗将人的模样改变,如梦昔游,哪堪重提?我这里空自肠断! 【总案】 这是一首伤春的词作。上片侧重写女主人公从画阁归来所见的晚春之景。“柳软桃花浅”、“细雨满院”,是感叹春将己去,很快就是红衰翠减,苒苒物花休。“愁眉敛尽无人见”是把伤春之人化于画中,与残春之景融为一体。这是整个伤春画面艺术构图的主体形象。作者写的“花浅”、“细雨”都是“愁眉”的衬托,实际上是女主人公伤春之情的具象化。词的下片侧重写愁。“独倚阑干”,表现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红颜已失,无人相伴的凄冷。即面对如此残春,她不由地回忆起己失去的青春娇颜。可是“风月无情”,人已憔悴,美好的青春已成梦幻,令人肠断不堪再言。作者在这首词中由景入情,景与情浑,写的凄楚深沉,情真意切,婉转缠绵,尽洒了一腔哀愁。 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 尝爱西湖春色早①。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② 且趁余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③ 【注释】 ①西湖:此指颍州西湖。颍州,即今安徽阜阳市,此湖在州西北二里外,湖长十里,广三里,相传古时水深莫测。见《正德颍州志》。②绿暗红英少:即绿暗红稀,指暮春时节。③凭君句:剩把,尽把,只管把。宋·晏几道《鹧鸪天》:“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逢是梦中。”芳尊,指酒杯。 【译文】 我曾爱西湖的春天来得早,冬雪才消,小小的桃花枝头笑。转瞬春光过去了,如今是绿叶成荫红花少。 剩下的花儿还妖娆,抓住时机看个饱,何况有美女笙歌供一笑!只可惜老来的风情不及从前好,听你开怀畅饮人醉倒。 【总案】 欧阳修自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移知颍州,次年七月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词云“尝爱西湖”系指到任的一年;而“顷刻光阴都过了”,则指第二年,词当作于此时,即皇佑二年残春。此时词人四十四岁,古人年至四十开始称老,故云“老去风情”。春光已逝,年华向老,犹欲花前一醉,旷放之情,溢于言表。较之同调之“庭院深深”,可谓乐观一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