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代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代宗?—1457

即朱祁钰。明代皇帝。又称景帝。英宗弟,封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役,英宗被瓦刺也先俘去,皇太后令他监国。他擢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不久即皇帝位,年号景泰。时形势极其严重,几十万明军溃败,京城人心惶惶,群臣聚哭于朝,束手无策。也先又乘胜兵临城下,以手中俘虏英宗作为要挟。侍郎徐理等认为“天命已去”,建议南迁避难。于谦挺身而出,力争不可,布署北京军民防守,同时调各处兵将入援,数败瓦刺兵于城下,也先被迫退走。次年,也先与明议和,送英宗归。景泰三年(1452年)他废皇太子见深(英宗子)为沂王,立己子见济为皇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因病宿南郊斋宫,石亨同宦官曹吉祥发动兵变,迎英宗复位,将他废为王,旋病死。

明代宗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明宣宗次子。1449~1457年在位。年号景泰,称景泰帝。英宗即位后,朱祁钰被封郕王。1449年,英宗亲征瓦剌也先,在土木堡被俘,消息传来,皇太后命郕王监国。不久,瓦剌以英宗要挟明朝,于谦等人拒绝,立郕王为帝。9月,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立英宗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以明年为景泰元年。早在朱祁钰担任监国的时候,就爆发了关于“南迁”的争论,翰林院侍讲徐珵(即后来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首先提出了南迁,并得到一些胆小的大臣的支持,但是由于祖宗的宗庙,陵寝都在北京,于谦当即否决了他的提议,并得到了朱祁钰的支持。朱祁钰非常欣赏于谦的能力与魄力,于谦也很欣赏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当机立断,两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产生了对对方的倾慕。景泰帝即位之后,在位期间许多被王振排挤的忠志之士得以重归庙堂,吏治为之一新,同时在于谦的指挥下,开始了京城保卫战的准备工作。通州的粮食被抢运进京,京城以及京城周围的防御工事都被加固,于谦还亲自编练了新军,并放出了石亨参加战斗。次年,景泰帝废太子见深,立己子见济为皇太子,任用于谦等人,安定社稷,励精图治。派人分行天下,考核官吏。重视农业生产,诏天下镇守、巡抚督课农桑,减赋息民。多次击败瓦剌,边境安定。1457年,景帝病,王振余党曹吉祥等拥立英宗复位。英宗天顺二年(1457)二月乙未,废景帝为郕王,迁西宫,不久,景泰帝薨于西宫,年30岁。英宗毁其所营建的寿陵,以亲王礼葬于西山。于谦、王文被杀,明朝历史上景泰帝的统治时期就这样宣告结束。清人修明史,上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南明安宗追尊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恭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明代宗

明代宗1428—1457

即朱祁钰,宣宗次子,英宗之弟,母贤妃吴氏。生于宣德三年八月初三,十年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 (1449) 英宗亲征瓦刺,郕王奉命留守北京。八月,因 “土木之变”,败耗传京,郕王奉皇太后命监国,提升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令群臣直言时事,举人才,积极进行抗击瓦刺的准备。在于谦等人拥立下,同年九月即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时年二十二岁。在位八年。即位初,瓦刺围困北京,京师告急。令于谦等人组织京师居民配合官军齐力狙击,打退了瓦刺的进犯,保卫了京师。瓦刺军退走,次年被迫送回英宗。于谦等整饬边防军纪,创立团营法,国防渐趋巩固。又派徐有贞开广济渠,引黄河北入会通河,使灾涝区变良田,开挖山东段运河,河患得治。景泰三年 (1452) 废皇太子朱见深,封己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八年正月,英宗复位,景帝被废为郕王。迁往西内,不久病死,终年三十岁。英宗毁其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谥号戾。成化十一年 (1457) 复帝号,谥号曰恭仁康定景皇帝。有皇后 二人,汪皇后因谏阻易皇太子被废; 杬氏生皇子,被立为皇后。有妃唐氏等,为景帝殉葬。有子见济,封为皇太子,夭折有女二。

☚ 明英宗   明宪宗 ☛
000055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