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欧阳修《望江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欧阳修《望江南》欧阳修《望江南》欧阳修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①,心如韩寿爱偷香②。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③。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注释 ①何郎: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貌美。②韩寿:字德真,西晋时期南阳堵阳人。貌美。③腻烟光:在雨后的阳光映照下显得润泽滑腻。 葵石蛱蝶图 【明】戴进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秋,欧阳修著《朋党论》一文,以澄清朝廷上出现的“范仲淹、欧阳修乃朋党”的流言,并在文中怒斥真正的朋党,引起政敌的嫉恨。这时,他颇有姿色的外甥女张氏杀夫。于是便有人诬告欧阳修与张氏“有私”,说他因见财色起意,指使张氏行凶。诬告者说欧阳修一贯是登徒子,并摘出他《戏答元珍》一诗中“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两句作为他寻花问柳的证据,另外还拿出两首词佐证:一首是《醉蓬莱》(见羞容敛翠),另一首就是这首《望江南》。因为这首词关系到欧阳修的名节,后人为了替他开脱,就声称非他所作,而是受人诬陷。如明彭韶《名臣录》云欧阳修“后知贡举,为下第举子刘煇等所忌,以《醉蓬莱》《望江南》诬之”。 南宋陈振孙也说欧阳修词“其间多有与《花间》《阳春》相混,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也”(《直斋书录解题》)。细读全词,我们可以看出这本来是一首巧妙的咏物词,通过对春天蝴蝶的吟咏,由物及人,含有嘲讽轻薄少年的寓意,并没有其他什么特殊含义在内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那只不过是政敌们陷害人的伎俩罢了。 蝴蝶与蜜蜂本是点缀春光的美好之物,也因人们常以狂蜂浪蝶比喻那些品行不端之徒而具有不好的名声。这首词的题眼是“轻狂”二字,主要取其象征之义。 开篇写一对对江南蝴蝶在傍晚阳光的照耀下翩翩飞舞。它们一个个“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何郎”指的是三国魏玄学家何晏,因其面色至白,被人称为傅粉何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云:“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因为蝴蝶的翅膀和体表生有各色鳞片和丛毛,表面又长着一层蝶粉,就说它们是涂脂抹粉的美男子。这里用的是拟物手法,以人比物,以何郎傅粉比喻蝴蝶的外形之美。“心如韩寿爱偷香”一句也是化用典故,据《晋书《贾充传》载,“韩寿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为司空掾”,贾充之女贾午“见寿而悦之”,暗通殷勤,后来充“遂以女妻寿”。这里也是以人比物,以韩寿偷香比喻蝴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接着一句“天赋与轻狂”,把蝴蝶那种情爱不专一、恣情放浪的性格特征一语点破。 下阕围绕“轻狂”二字展开,生动而形象地刻画了蝴蝶的形象。傍晚下了一场小雨,雨初停,蝴蝶们便迫不及待地忙乎起来了。它们一会儿与游蜂为伴,一会儿又同飞絮为伍,穿宅走院,到处寻花问柳,宿粉栖香。作者对它们的形象刻画也异常鲜明生动,“薄翅腻烟光”写出了蝴蝶的粉翅薄而透明的特征,当它们沾上雨水之后,翅上的“粉”便变“腻”了。加上有斜阳透过沾水发腻的粉翅,显得更加纸醉金迷、朦胧暖昧了。结句“长是为花忙”具体形象地点出了其“轻狂”特性,也呼应了上阕结尾的“天赋与轻狂”一句。 这首咏蝶词既切合蝴蝶的特征,又不单单拘泥于蝴蝶本身。作者运用拟物手法,将蝴蝶人格化,使蝶成为了轻狂男子的化身,又通过何郎傅粉与韩寿偷香的故事,把蝶与人“天赋与轻狂”“长是为花忙”的特点巧妙地绾合了起来。当时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最为繁华的大都会,自然有大批纨绔子弟,轻薄少年,他们衣着华丽,态度轻狂,出入各种游乐场合,受到那些性情正直的士大夫的憎恶是很自然的。作者久居汴京,可能是对此情景有感而发,以此词为讽喻。(李飞跃) 欧阳修《望江南》《望江南》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①天赋与轻狂。②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注释】 ①何郎:何晏,字平叔,三国魏人。《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比喻蝴蝶之白。韩寿:韩寿,晋代人。《晋书·贾充传》:“韩寿美资容,贾充辟为司空椽。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厚相赠结,寿逾垣与之通。午窃充御赐西域奇香赠寿。充僚属闻其香气,告于充。充秘之,遂以女妻寿。”此喻蝶在花丝中吮蜜窃香。②轻狂:放荡,常指恣情放浪行为。作者《洞天春》云:“燕蝶轻狂,柳丝缭乱春心多少。” 【译文】 江南的蝴蝶,斜阳下一双随一双。身上象白面何郎搽过粉,心里似多情的韩寿爱偷香。生就的心性好轻狂。 蒙蒙细雨后,薄薄的翅膀上,带着厚厚的烟光。刚陪那游荡的蜜蜂来小院,又跟着轻飘的柳絮过东墙。一春长是为花忙。 【总案】 此词咏蝶。郑振铎尝云,蝴蝶在东方文学中,往往用来借喻女性,但在中国,却被当作薄悻男子的象征。(见《蝴蝶的文学》)此词虽写蝴蝶,却赋予轻薄男儿的特性,尤其“何郎”、“韩寿”二典,更有这一倾向。黄庭坚同样用典咏物,中有一则与此相同,却比它含蓄。《诗人玉屑》卷六引《吕氏童蒙训》云:“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如鲁直《酴醿》诗云:‘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宋人张炎亦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词源》卷下)盖在似与不似之间。此词则刻露无遗,于宋人审美标准殊不合,然亦自成一格,不过稍近俚俗而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