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棉麦借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棉麦借款

 即1931年的美麦借款和1933年的中美棉麦借款。美国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以帮助国民党政府救济水灾为名,于1931年7月6日由农部与中国代表宋子文在上海订立《美麦借款合同》。规定:美国向中国出售过剩农产品麦或面粉四十五万吨,以得款九百二十一万余美元为借款,年利四厘,指定以中国关税五厘水灾附加税为担保。1933年6月4日,国民党政府代表宋子文又与美国财政建设公司总经理琼斯在华盛顿订立《中美棉麦借款合同》。规定:中国向美国借款五千万美元(次年改订为二千万美元),其中五分之四购美棉,五分之一购美麦或面粉;年利五厘,指定以中国统税和海关五厘水灾附加税为担保。通过上述借款,美棉、美麦大量倾销中国,使中国农民倍受损失。国民党政府则以出售棉麦所得为军政费用,加紧对豫、鄂、皖、赣四省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棉麦借款cotton and wheat loan

美国为转嫁经济危机,倾销过剩农产品,提供给国民党政府的借款。1933年5月,国民党政府代表宋子文在华盛顿与美国“复兴金融公司”订立合同,借款5 000万美元(实借2 000万美元),规定以4/5购买美棉,1/5购买美麦和面粉,利息5厘,3年还本,以中国所收统税、关税作担保。通过借款,美国棉麦在中国大量倾销,市场价格大跌,农民遭受严重损失。国民党政府则以出售棉麦所得收入作为军政费用,加紧了对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四省革命根据地的进攻。

棉麦借款

棉麦借款

美国资产阶级为转嫁经济危机输出过剩农产品而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的贷款。因借贷合同规定,中方须以借款全数购买美方的棉花和小麦,故名棉麦借款。该项借款发生于欧美经济大危机的1933年。这年5月,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在华盛顿向美国“复兴金融公司”借款5000万美元 (次年改订为2000万美元)。借贷合同规定以借款的五分之四购买美国棉花,其余买美国麦粉,于是美国大量的过剩棉麦输往中国。适逢该年中国棉麦也大丰收,但因美国棉麦充斥中国市场、大量倾销,市场棉麦价格大跌,使中国农民遭受很大损失。国民政府则将出售美国棉麦的收入充作军费,大举进攻江西、安徽、湖北、河南四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

☚ 库券   统一公债 ☛
000109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