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面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面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 面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面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多系牛型结核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过程,可从口腔粘膜、龋齿、龈袋、鼻咽部、扁桃体隐窝中潜伏的病灶或肺结核继发而来,也可能找不到明确的原发病灶。因血源性感染者,很少见。临床上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颌下、颏下、耳前、耳后、颈深上以及颈后三角的淋巴结最常受累。初期可扪得单个或多个活动、硬而无痛的淋巴结,缓慢长大,逐渐融合互相粘连,皮肤表面色泽正常。在淋巴结内有干酪样坏死病变。干酪样物质液化,淋巴结被膜溶解后,与周围组织逐渐粘连。此时,皮肤呈暗红色,表面突凹不平,成串珠状,推之不动,渐感疼痛。在形成冷脓肿后触诊可有波动感。冷脓肿反复破溃与闭合,流出灰暗色、污浊、稀薄或夹有干酪样物质的脓液。皮肤破溃处经久不愈或此愈彼溃,形成脓瘘与痛性溃疡,皮下深部有潜行窦道。经治愈后可形成疤痕与深部组织粘连收缩,一般初期无全身症状,常逐渐有体质虚弱、疲倦、消瘦、营养不良、贫血、食欲不振与低热,甚至有夜汗。如同时有肺、肾、肠、骨结核病变,则初期即可有全身症状。伴有化脓感染时,则有急性炎症的临床表现。结核性淋巴结炎在初期易与慢性淋巴结炎混淆。此时可借诊断性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进行区别。如淋巴结肿硬不消,又无压痛,可作活检而与肿瘤鉴别。脓瘘或窦道的分泌物可用涂片或浓缩法查找结核杆菌。血沉率增快以及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阳性反应可协助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选用中药成药或方剂,如夏枯草膏15g,每日2次; 猫爪草62g水煎,每日一剂,分2次服; 石吊兰片,每日4片,日服3次。 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100mg, 日服3次, 链霉素0.5g,肌注每日2次。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单个或活动增殖的淋巴结可以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冷脓肿可用较粗针穿刺抽脓并注入抗结核药物或作切开引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清除口腔及牙齿病灶的措施,在防治结核性淋巴结炎中有积极的意义。 ☚ 面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 口腔颌面放线菌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