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柏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柏杨1920—

河南开封人
作家。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长,执教于沈阳辽东学院。去台湾后,任《自立晚报》副刊编辑。著有《白话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等。
原名:郭衣洞
笔名:柏杨、邓克保
别名:郭一栋

柏杨

柏杨年谱 *大学杂志1979年124期
柏杨和他的文学作品
柏 杨
柏 杨(1920— )
曦 钟 龙 雨
李立明
深圳大学学报1985年1、2期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283页
*台湾乡土作家选集第149页

柏杨

柏杨传
台湾作家二十四人小传:柏杨
十年铁窗三部书——台湾作家柏杨印象记
台湾知名人士:台湾著名作家柏杨返大陆探亲
古继堂
邝白曼等
李 成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461页
当代文学1981年2期
华文文学1985年试刊号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376页

1

(词)当代·柏杨

荒鸡乍动笛声哀。

星堕九天开。

几阵寒风,几番冷壁,无语倚窗台。

可怜只此方寸地,起坐不堪徊。

索索心情,茫茫岁月,缓缓成痴呆。


1

(词)当代·柏杨

反复书笺意不成。寄情。

寒笼斗室夜凄清。万里云天人入睡。

心碎。一勾残月压三星。

惆怅这番盈手写。相谢。

且将热泪洗前程。红叶岂因自己醉。

随水。只剩余梦慰飘零。


1

(词)当代·柏杨

问梦迷何处。

恁孤魂绕遍斗室,欲飞无路。

一霎数惊,不成寐,举目更添凄楚。

想那人正相笑语。

紧倚栏干北望月,把新愁旧怅齐吩咐。

多少事,凭谁诉。

奈何天,生生又缺,岂能为主。

千载女娲炼青石,今日也难重补。

寂寞了当年箫鼓。

流水落花空有恨,这痴情总被无情误。

恩与怨,都尘土。


1

(词)当代·柏杨

傍田陇立久,无语对景消魂。

望溪流影底,鸭鸣草际,鸡啄篱根。

原野万赖都寂,剩悄悄街巷掩重门。

静静两行矮树,低低一抹微云。

青峰岭下乱鸦飞,湿重不扬尘。

那荒坟还在,千年百载,谁觅前因。

数缕炊烟散罢,任苦风凄雨压孤村。

偶听几家笑语,灯帷又报黄昏。


1

(词)当代·柏杨

多愿唯期日,少衣只盼晴。

黑云万里总无情。

压压欲天倾。

急雨穿空泡,斜风掠草坪。

可怜都是断肠声。

起坐不堪听。


1

(词)当代·柏杨

看皱纹满面鬓毛霜,对镜久无声。

叹孤魂拖影。

天涯踏遍,都是仃伶。

三十年来岁月,空染一身腥。

多少辛酸泪,难换流萍。

尝尽人间滋味,为是非恩怨,误了规程。

纵真正好梦,也愿自今醒。

待晴日奇书看罢,卧小窗睡听黄莺。

两相许,清风明月,度此平生。


1

(词)当代·柏杨

北国凄迷,南山怀抱,深渊紧接高峰。

托浓云锁誓,记滨海散盟。

缘当初,回身一转,心田阵阵,化作春藤。

双生日,暗度良宵,午梦初醒。

解衣斗室,唤起我,重认辰星。

怜可扶弱枝,马林梦好,都付离情。

纵意天长水远,对孤窗,入梦仍惊。

念黑丛淡抹,此躯知为谁成。


1

(词)当代·柏杨

头颅盈斗血盈腔。赠与人家识货郎。

遍数男人无刘邦。少张良。

便是曹瞒也思量。绝域斗室自彷徨。

今世但求遇宋江。忠义堂前定八荒。

焚阿房。跨马插花下洛阳。

柏杨

柏杨1920—2008

散文家。原名郭衣洞。河南开封人。抗战爆发后赴武汉考入战干团。后辗转异地,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1949年到台湾后,做过中学教员和成功大学副教授,以及《自立晚报》副主编、台湾艺专教授。曾以真名发表小说,以柏杨为笔名发表杂文。1966年任平原出版社社长。1968年因在“大力水手漫画”专栏上发表讽刺时政的漫画而获罪于当局,被捕入狱,坐牢达9年之久,时称“大力水手”事件。在狱中,他仍秉笔著书,写成《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年出狱后继续撰文,多抨击社会世态。1988年重返大陆,主编《中国大陆作家文学大系》。他的杂文针砭时弊,痛击丑陋,长于对比,富于史识。主要著作有杂文集《玉雕集》《倚梦闲话》、《西窗随笔》、《牵肠挂肚集》《云游记》《丑陋的中国人》等。另有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

☚ 罗兰   墨人 ☛

柏杨1920~Bai Yang

famous Taiwanese writer and translator,his original name was Guo Yidong. Works: The Ugly Chinese,etc.

柏杨

古地名。“柏杨”为“伯阳”之误。(详见“伯阳县”、“伯阳谷”、“伯阳水”等条)。当在今甘肃天水县东伯阳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