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高速发展阶段1985—1995年
以1985年取消水产品派购、放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为契机,江苏水产业的发展进入了 “黄金时期”。198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水产品一律不派购,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在市场机制的引导和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各种生产要素向水产业转移。江苏水产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发展步伐加快,水产品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1988年突破100万吨大关,1995年达219.47万吨。11年间,全省水产品产量翻了近两番,平均每年增产14.8万吨,年递增13.06%。水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巨变,捕捞产量与养殖产量的比例由1984年的1. 32∶1转变为0. 6∶1,千百年来沿海只捕不养、内陆捕大于养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实现了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淡水养殖业扶摇直上,在整个水产业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其产量的增加已成为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1990年,全省淡水养殖面积46. 73万公顷,产量128.92万吨,占当年水产品总产量的58.7%。11年中,淡水养殖产量增加了106.2万吨,占水产品总增产量的65.3%,平均年递增高达17.11%。一些新的生产领域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海洋渔业开始向外海开拓,远洋渔业于1987年起步,并已初具规模;淡水渔业在大水面开发利用上有所突破,网围、网栏、网箱养殖有了较大发展,大水面渔业中,养殖产量已占一半以上,鳗鱼、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得到了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