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句读枳椇 (zhǐ jǔ)
【枳句】屈曲之义。
例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文选·宋玉风赋》)
译文 树枝屈曲的地方常招徕飞鸟作巢,有孔穴的地方常招致风来袭入。
按 与 “枳句”声转义通的有下列词形:
1.本组词间的声转义通 (纵通)
(1) 枳枸。《诗·小雅·南山有台》: “南山有枸。”毛 《传》:“枸,枳枸。”《释文》: “枸,俱甫反。枳,诸氏反。”孔颖达 《正义》: “宋玉 《赋》 曰: ‘枳枸来巢。’ 则枸木多枝而曲,所以来巢也。”朱起凤说: “枳枸音只矩,曲木名,引申为曲挠之意。”(《辞通·卷十三·七麌》)
(2) 枳椇。《本草纲目 ·卷三十一 ·枳椇》: “枳椇音止矩。 ……徐锴注 《说文》作𣖌𣕌, 又作枳枸, 皆屈曲不伸之意。此树多枝而曲,其子亦卷曲,故以名之也。”
(3) 枝拘。《淮南子·脩务》: “龙夭矫,燕枝拘,观者莫不损心酸足。”朱起凤说: “枝拘读为上声,即 ‘枳枸’ 矣。” (《辞通·卷十三·七麌》)
(4) 䅩𣕌、 𣖌𣕌。 《说文·禾部》: “𣕌, 䅩𣕌也。 ……一曰木名。”《说文系传》: “䅩𣕌, 诎曲不申之意也。 䅩𣕌之果, 其状诎屈, 亦取此为名。”李时珍说: “䅩𣕌音止矩。” (《本草纲目 ·卷三十一·枳椇》)
2.与另一组词的声转义通 (横通)
(1) 支苟。《墨子·亲士篇》: “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谘谘。”俞樾说: “‘支苟’ 即 ‘䅩𣕌’, 盖谓在下位者, 虽见凌压而不得伸,必谘谘然自伸其意也。” (《古书疑义举例》七十六)
(2) 𨒅曲。 《说文·𠃊部》: “𠃊, 匿也。 象𨒅曲隐蔽形。”王念孙说: “枳句与𨒅曲, 亦声近义同。” (《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
3.又讹变为“却曲”。《庄子·人间世》: “吾行却曲,无伤吾足。”《释文》: “却, 字书作。 《广雅》 曰: ‘, 曲也。’” 王念孙说: “却曲即曲也。” (《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 笔者按今本《说文》、 《广雅》“ ””字皆作𨒅。
古音枳、 支、 枝、 䅩、皆属照母支部, 句、 枸、 苟拘皆属见母侯部, 椇、 𣕌𣕌属见母鱼部, 曲属溪母屋部。 见溪邻纽, 支侯鱼旁转,侯屋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