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送朱大入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浪迹江湖的人,必须轻装。有一物却不可缺少,那便是剑。它不仅可以临危时防身,而且可以困厄时济贫。赠剑一般只发生在至交知己之间,成为最友好的一种表示。那种亲切的举动,简直就有“与你同在”的意味。
 诗中称朱大为“游人”而不称故人。故人之意于赠剑事不言自明,而“游人”,更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俱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游人”当亦若人之俦。“宝剑值千金”,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何等珍贵,岂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劲儿。由于古代诗文特有的文化背景,读者不难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何若“分手脱相赠”,多少痛快。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它固然不象“一片冰心在玉壶”那样,对情感内容有所规定,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风义相期,所谓“我今不言君自知”。说明而不说尽,所以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这是龚自珍论陶潜的名言。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古诗《送朱大入秦》赏析解读 - 言情赠友诗 - 可可诗词网

送朱大入秦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从诗题推断,“游人”指朱大。他要离开长期隐居之地,前往长安求官,所以称他为“游人”,即游宦之人。
 全诗内容简单: 朱大要离开隐居之地了,孟浩然送行。孟浩然有一价值千金的宝剑,临分手时解下来赠给朱大: 它是我一生心意的象征。既无背景,又无描写,只是平直的叙述,但却深刻地表达了孟浩然与朱大的深厚友情。
 第二句 “宝剑直千金”,并非孟浩然给自己的佩剑标价,而是说自己随身佩带的宝剑,是自己心爱之物。既然是心爱之物,当然舍不得送给别人,但现在却送给朱大了。这就表明在孟浩然内心的天平上,与朱大的友情重于心爱之物的宝剑。简单两句诗,暗含一个“差比”; 通过差比,孟浩然与朱大的深厚友情就突出出来了。
 结句 “平生一片心”,很耐人寻味。一方面深化了友情: 宝剑寄托着孟浩然向来的全部心意,是心意的象征,把宝剑赠给朱大,实际是把孟浩然对朱大的友情和盘托给朱大,所以朱大得到的与其说是宝剑,毋宁说是孟浩然的一颗心。友情至此,其亲密深厚已经无以复加了。另一方面,又暗含着孟浩然的祝愿: 愿朱大睹物思人,永远珍惜两人的友情。

诗词《送朱大入秦》全文、翻译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原诗今译】


 朱大是去五陵漫游的友人,
 我随身带的宝剑价值千金。
 分手时解下宝剑赠给朱大,
 请收下我平生的一片诚心。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据作者的另一首诗《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知,名去非,行大。友人将要西入关中,漫游长安,临别之际,作者把自己所佩带的价值千金的宝剑解下来赠给友人,以壮行色。表现了作者对朋友重于千金的深挚情谊,同时还隐含着对入京友人的殷切期望。五陵,是指汉代五个皇帝陵墓的所在地,在长安附近,到唐代时,这里住了许多贵族世家,所以唐人诗中多将其作为长安的代称。
 孟浩然一生怀才欲试,他曾想献赋上书给皇帝,兴利除弊,解民于倒悬,如宝剑想飞出剑鞘去为世所用。这是他的平生之志。他在三、四十岁之间曾屡次往来于长安、洛阳干谒求仕,希望能像汉代的杨雄一样,“一荐《甘泉赋》”——用自己的词赋才智见赏于皇帝,然后一展宏图,建不世之功。他 “冲天羡鸿鹄” (《田家作》),幻想自己能如 “鹏激水”“鹤冲天”,搏扶桑,振健羽,奋起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但每次都失意无成,零落漂泊。终身是个布衣。所谓“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自洛之越》),“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送丁大凤进士呈张九龄》)等,就是在这种特定情境下的苦闷心情的宣泄。后来他虽然纵游吴越,栖隐鹿门,放浪于山水之间,脱略世俗功名,但当友人要去长安向他辞行时,又勾引起他的历历往事,壮怀激烈,所以用赠剑为喻,勉励友人朱大能像这柄龙泉宝剑一样,红光紫气,上彻于天,外斩楼兰,内平叛逆,大用天下,实现自己的未遂之志。
 孟浩然的作品一般都清旷闲远,平淡率直,有时甚至清澄照底,淡不见诗。但此篇却写得情挚意浓,一片侠骨,神采飞扬。在冲淡闲远之外,别有一种壮逸健举之气弥散其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