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林1901—1936

原名金勋。曾用名杨宁,毕士悌。朝鲜人,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早年因参加汉城人民反日起义,受到敌人通缉,被迫流亡到中国。1921—1924年在云南讲武堂第十六期炮兵科学习。后在黄埔军官学校任教官,并参加了第一次东征。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第三营营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去苏联学习。1930年春回国,历任中共东满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补充师师长。长征时,任军委干部团参谋长,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参谋长。1936年2月在东渡黄河的作战中牺牲。

杨林

南征北战 戎马终生——杨林烈士传略
杨林(毕士悌)
杨林(1901—1936)
杨林烈士传略(1901—1936)
李政文
李政文
张敏孝
贺磊
延边大学学报1983年4期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6卷第162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40页
东北抗日烈士传第1辑第19页

杨林

政协陕西省副主席杨林同志追悼会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1980年4月20日


杨林

杨林(1898—1936)谈方中国革命史上的外国人物第152页

杨林(1898—1936)李伯明 范贵珍来自异国的朋友——在中国有过特殊经历
的外国人第16页

杨林1901~1936

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又名金勋、杨宁、毕士悌。朝鲜平安北道人。朝鲜族。1919年从平壤迁居吉林。1920年到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学校。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苏联莫斯科学习。1930年夏回到上海,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满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参与创建磐石工农义勇军。1932年7月调中央苏区工作。1933年春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动员部参谋长。1934年初调红军大学工作。长征中任军委干部团参谋长。1935年10月任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1936年2月率先锋营东渡黄河作战时牺牲。

杨林

杨林

字绮南。清痒生。不喜科举,居乡村闭门著书,著有《卧云集》、《万松楼集》等。

☚ 赵席珍   王时柄 ☛

杨林1898—1936

原名金勋,名杨州平、杨宁。朝鲜族。金氏。生于朝鲜平安北道。1919年,随父参加“三·一”反日运动。同年秋,来到吉林通化县,投奔新兴武官学校,研习军事。翌年,任吉林汪清县西大坡北路军政署士官学校军事教官。1921年,考入昆明讲武学校(原云南讲武堂),1924年初,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赴广州黄埔军校。翌年1月,任第三期学生队第四队上尉队长。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任黄埔军校技术主任教官,热心培养军官。同年8月,同夫人李秋岳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改名毕士悌。一年后转入莫斯科陆军步兵学校。1930年夏,返上海,改名杨林。同年8月,任中共满州省委军委书记,9月,任中共东满特委军委书记。1932年,协助中共盘石县委组织工农义勇队,开展游击战争,为初期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主要领导者之一。同年9月,任中央苏区劳动与战争委员会参谋长(周恩来为主任)翌年3月,任临时中央政府总动员武装部参谋长。1934年1月,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亲自过问,从东北调其夫人李秋岳到中央苏区和他一起生活和工作。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翌年任红色干部团参谋长(陈赓为团长),负责中央保卫工作,1936年初,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参谋长。同年2月,渡黄河东征中,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