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杜文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文秀1828—1872清末回民起义领袖。云南永昌(今保山)板桥街人。廪生出身。咸丰六年(1856年)春,率众在蒙化(今巍山)起义,不久进克大理,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平南国”政权,据有五十三州县,区划为永昌、蒙化、江迤、江外、川陕等六省。大理政权颁布“除丁银”、“禁羁押”等政策,奖励农业生产,保护工商业,深得回、汉民众拥护。同治六年(1867年),率军进攻昆明,两年不克,撤围而去。后屡战不利。1872年,清军围困大理,杜文秀服毒赴清营乞降,以保全城百姓,被清军所杀。 杜文秀1828—1872清回民起义军领袖。字云焕,云南永昌(府治今保山)人。回族,出身于禀生。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因永昌汉族地主残杀回民,曾赴京控告。因控告无结果乃流离在云州、蒙化等地。咸丰六年(1856年)清政府制造回汉纠纷,强占矿权,焚烧回民房屋,激起回民愤慨,乃率众在云南蒙化联合汉、回、彝数千人发动起义。占领大理,建立“平南国”,拥有五十三州县,自称“兵马大元帅”。他减赋税,重视生产,取消地方苛税,严明军纪,深受群众拥护,队伍不断壮大。同治六年(1867年)率军二十万进攻昆明,围攻大理,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者围攻起义军。同治十年(1872年)大理陷落。服毒自杀。 杜文秀字云焕,号百春,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云南永昌保山人,回族。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以代表身份赴北京控告汉族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屠杀回民的罪行,无结果。1856年官府支持临安(今建水)汉绅霸占石羊银矿,屠杀回民。他遂在蒙化(今巍山)联合汉、彝、白等各族人民起义,攻克大理,建立政权,称总统兵马大元帅,提出“联回汉为一体”等口号。他响应太平天国的号召,实行轻赋税、重生产的政策。在起义军内部,注意各民族团结,大量启用各民族人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期,占领云南53县,并几度攻进昆明,1872年,清军围攻大理,11月大理被攻陷,为免屠城,服毒后被解送清营,英勇就义。 杜文秀1827—1872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云南永昌保山人,回族。字云焕,号百春。出身商贩家庭, 廪生。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以代表身份赴北京控告汉族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屠杀回民,无结果。1856年(咸丰六年)官府支持临安(今建水)汉绅霸占石羊银矿,屠杀回民,遂起兵于蒙自(今巍山),旋即攻下大理府,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提出“连回汉为一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剪除贪污,出民水火”等口号,用甲子纪年,建立大理起义政权。此后十年间,领导大理军民先后略定赵州、蒙化、永平、云州、顺宁、龙陵、宾川等地, 六次粉碎清军的大规模进攻。1867年(同治六年)10月,组织二十余万人东征,围攻昆明,在一年多时间内攻占楚雄等数十城。后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 清军调集优势兵力并采取政洽分化手段,致使东征军失败。1872年11月,大理被攻陷,为免屠城,在服毒后由部属叛将杨荣解送清营,被清将杨玉科杀害。在大理政权存在期间,强调各民族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颁布不少制度、法令,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 杜文秀 173 杜文秀?—1872云南回民起义领袖。字云焕。云南永昌 (今保山)金鸡村人。回族。廪生出身。1845年因永昌汉族地主残杀回民,赴北京控告。1856年,清政府官吏纵容当地汉族恶霸侵占回民矿产、焚劫回民村寨、激起回民反抗,于是率各族群众在蒙化(今巍山)起义,攻克大理,建立政权,自号总统兵马大元帅。1862年,首次用木刻印刷阿拉伯文《古兰经》。1867年东征,围攻昆明,控制云南53县。1872年,大理陷落,被俘遇害 (一说服毒自尽)。 ☚ 刘智 马德新 ☛ 杜文秀 杜文秀1824-1872Du Wenxiu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军首领。回族。云南永昌府保山县城人。出身商人家庭。本姓杨,因承嗣舅家,故用母姓。自幼聪敏,勤奋好学,14岁考取秀才。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在保山县一次由清朝统治者制造的回汉械斗中,城内8000多回民被杀,他虽幸免于难,但家人中多人惨遭杀害。于1847年秋,偕被害家属丁灿庭、木文科、刘义等赴京,向清政府都察院控告保山县大规模屠杀回民的罪行,无结果。归后流落于云州、蒙化等地。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他待机行事。1856年(咸丰六年),大理发生屠杀回民事件,趁机率回民占据大理府,被众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宣布起义,建立“平南国”。因准备事成之后归附太平天国,故拒不称王。此后多次围攻昆明,均未攻克。据有53个州县,区划为永昌、蒙化、江迤、江外、川、陕等六省,大理政权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政策,采取恢复生产和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建立官制,严肃吏治军纪,对外反对侵略,给窥伺云南的英、法侵略者以坚决打击。1867年后,镇压贵州苗民起义的湘军入滇增缓。清军对起义军大施离间之计,使内部发生矛盾,起义军首领降清事件时有发生。当英勇善战的大都督蔡春发、大司戍马国春战死后,军中无帅,军心大乱,纷纷瓦解。特别是掌握起义军兵权的大将大司衡杨荣叛变后,以武力威胁杜文秀出城投降,大理政权四面受敌。在形势极端险恶的情况下,他义无返顾,拒不投降。为了避免被叛徒杨荣活捉送往清营,全家108人于1872年12月26日服毒自尽,以示宁死不屈。 ☚ 张秀眉 李文学 ☛ 杜文秀1828—1872云南回民起义领袖。字云焕,云南永昌(今保山)人。廪生出身。1856年起义抗清。10月攻占大理,称“总统兵马大元帅”。行太平天国正朔,施行奖励农工商业政策。1872年12月清军攻陷大理时服药自杀。 杜文秀1828~1872清回民起义军领袖。字云焕,云南永昌(府治今保山)人。回族,出身于禀生。咸丰六年(1856年)他率众在云南蒙化起义。占大理,建“平南国”,拥53州县,自称“兵马大元帅”。减赋税,重生产,取消苛税,严明军纪,深得民心,队伍不断壮大。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者围攻起义军。十年大理陷落。服毒自杀。 杜文秀1823—1872清咸同年间云南各族反清起义领袖。字云焕,号百香。云南永昌府(治今保山县)人。回族。祖父是往来缅甸贸易的锅头。少时,入学读书,聪颖过人。稍长,参加科试,补为廪生。道光二十五年(1845),以永昌官绅沈盈残杀回民,赴京上诉,未获公正处理。咸丰六年(1856),以临安豪绅霸占回民矿权,焚劫回民村寨,云南巡抚亦密令各地“聚团杀回”,各地回民心怀疑惧,聚众自保。汉、彝、白、傣、纳西、景颇、傈僳、哈尼等各族人民纷起响应。义军攻占大理,九月,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在大理建大元帅府,设文武官员,建政权。提出“连回汉为一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翦除贪污,出民水火”等口号。宣布响应太平天国号召,“革命满清”。义军军纪严明,所到之处,公平交易,农工商各安其业,人心悦服。采取轻赋税,重生产等政策。全盛时,占领云南53县。贵州金万照、马凌翔、马河图领导的义军、陕西、四川兰大顺等领导的义军都与之相通。多次粉碎清军的大规模镇压。同治元年(1862),严辞拒绝清军议和之请,派姚得胜(白族)率军入川,配合太平军石达开部作战。六年(1867)十月,命蔡廷栋率18大司,20余万大军东进,围攻昆明,攻占楚雄等数十城。八年(1896),义军失利,东征受挫。十一年(1872),大理被围,为免遭屠城,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以换取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12月26日,和全家服毒自尽。清云南巡抚岑毓英屠杀全部降将,血洗大理城。大司空李国纶在腾越一带坚持反清,后被俘,不屈而死。 杜文秀1828—1872清末云南回民起义领袖。云南永昌(今保山)人。回族。廪生出身。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7年),因永昌地主残杀回民,被推为代表赴北京控诉。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因清政府侵占回民矿权,在蒙化(今巍山)率众起义,攻克大理,称总统兵马大元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组织二十万兵力东征,围攻昆明,攻占五十三县。因马如龙等降清,岑毓英又用洋枪洋炮进攻,致使东征失败。十一年,大理失陷,他服毒投清营被杀。 杜文秀1828—1872回族。清云南永昌(今保山)人。传为廪生出身,道光二十五年(1845)清军残杀回民,其家属亦被杀害。二十七年(1847)秋,他曾代表回民群众赴京师控诉清军罪行。咸丰六年(1856)竖旗起义,攻占大理,称总统兵马大元帅。后清兵进逼大理,同治十一年(1872)十一月二十六日,服毒投清营后被杀。参见“云南回民起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