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冻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冻疮 冻疮是由严寒侵袭机体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是冬季的常见病。损伤部位以外耳、手、足伸面等处多见。 【诊断要点】 根据冻伤程度,临床上分为四度: (1)Ⅰ度 局部皮肤苍白、发绀、轻度水肿、刺痒灼痛、愈后不留痕迹。 (2)Ⅱ度 局部肿胀、疼痛、出现水泡。 (3)Ⅲ度 局部皮肤变黑、坏死、感觉麻木、愈后留有瘢痕。 (4)Ⅳ度 局部组织坏死、溃烂、发黑、脱落。 【治疗】 1.灸法 取穴:患部。方法:用点燃的艾条在冻疮局部熏灸。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也可在冻疮周围进行点刺,然后再灸,或用隔姜灸3-5壮。 2.体针 取穴:大椎、足三里、冻疮周围阿是穴。方法:进针得气后行补法。也可在针柄上装艾绒温灸3-5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1)何氏用隔姜灸治疗冻疮58例。治法:分隔姜灸组、针灸组和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先将约2毫米厚姜片置于疮面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施灸。每处灸3-5壮,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针灸组:在冻疮面中心行快速针刺,挤出少许血液后,用艾条温和灸,每处灸5-1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温和灸组:方法同针灸组之灸治法。结果:58例中,痊愈52例,好转4例,无效2例。(何道钰,中国针灸,1992;(6):9) (2)张氏等用针刺放血治疗冻疮1000例。治法:患处皮肤常规消毒,在红肿部位针刺,放出血液少许。隔日针刺1次。结果:治愈922例,好转47例,无效31例。(张俊涛等,中国针灸,1986;(6):54) (3)赵氏等防治冻疮,取足三里作化脓灸,取得疗效。(赵建新等,河北中医,1997;(4):31) (4)杨氏等治疗冻疮,取耳背静脉作点刺放血,取得疗效。(杨晔等,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