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亦称“材料差价”。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与计划成本计价发生的差额。材料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形成正差异即超支,材料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形成负差异,即节约。材料实际成本表现为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的代数和,即:材料实际成本=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一般可按类别计算,也可按全部材料汇总综合计算或按材料主要品种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总帐科目,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及其分配情况。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的企业设置本科目,作为各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各材料科目的借(增)方余额加本科目的借(增)方余额或减本科目的贷(减)方余额,即为各该类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购入、委托加工和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增)记本科目,贷(减)“材料采购”“委托加工材料”和 “辅助生产”等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作相反分录。 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高的数额,借(增)记有关材料科目,贷(减)记本科目;调低的数额作相反分录。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材料调拨原价时,调高的数额,借(增)记本科目,贷(增)记 “流动基金”科目; 调低的数额作相反分录。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按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进行计算和分配。计算公式为:    各类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该类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该类材料成本差异率 按上式计算和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如为借(增)差,借(增或减)记各用料对象科目,贷(减)记本科目;如为贷(减)差,用红字作相同的分录。 本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设置,应与“材料采购”科目一致。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亦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 物资采购 材料 ☛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亦称“材料差价”。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称超支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称节约差异。一般来说,原料及主要材料多按类别或品种计算; 其他材料则可以按大类分别计算或合并计算。如果材料的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都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按规定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总分类帐户,并按各材料类别设置相应的明细分类帐户。“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帐户的设置应与“材料采购”明细分类帐户的设置口径一致。“材料成本差异”的发生数,记入该帐户的借方 (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结转数记入该帐户贷方 (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如果材料总分类帐户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而明细分类帐户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则不设“材料成本差异”总分类帐户,而在“原材料”等总分类帐户下,按材料类别或全部材料增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户,或用“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反映差异,调节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的数字关系。资金平衡表中无“材料成本差异”项目,因此表中的原材料、燃料等项目应根据各该材料帐户的余额,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余额后填列。 ☚ 领料凭证 材料稽核 ☛ 00007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