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塨1659—1733中国清初思想家,颜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字刚主,号恕谷,清直隶蠡县(今属河北省)人。自幼从学于父,21岁师事颜元。31岁时举于乡,37岁后别师数次南游,广交海内名流,讲论学问。一生不慕权贵,“志欲行道”,致力于宏扬师说。60岁时虽曾选任通州学正,然两月后即告病归。随后迁居博野,建习斋祠堂,招收学者,治农圃以终。伦理思想上,继承并宏扬了颜元学说。坚持性本善,“率性而发,只有善而无恶”(《大学传注问》)。认为人之为恶是后天环境“引弊习染”的结果。“动出善者,意之自然也;动而恶者,后起之引弊习染也”(《大学辨业》卷三)。在义利关系上,提出“事求可、功求成”(《论语传注问》)的功利主义主张。指出孝亲必“思得亲之欢”;做事必“求上之获”(同上书),这是“天理之正”。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方面,注重以“实事实物”为基本内容,强调道德践履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道德寓于艺能之中,故“穷理”只能在精熟“六艺”的基础上才能体悟到。力主“学即所用,用即所学”(《存治编序》)。反对宋儒“养心必养为无用之心”、“修身必修为无用之身”(《恕谷年谱》)的坏风气。表现出重事功、习行的道德倾向,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后人编有《颜李遗书》、《颜李丛书》。 李塨1659—1733清思想家。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时师事颜元,弃八股,治礼、数、射、御、兵、乐诸学,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哲学上主气一元论,认为气与理不可分离,“理在事中”。注重实际知识,倡导身体力行。批驳佛道及明儒之论,认为“人非利不生”。南游之后,渐重考据,与颜元治学倾向略异。著作有《大学辨业》、《小学稽业》、《圣经学规纂》、《论学》、《平书订》、《拟太平策》、《传注问》、《恕谷后集》等。后编入《颜李遗书》和《颜李丛书》。参见“经济”中的“李塨”。 李塨少年从学于颜元,发挥颜氏学说,世称“颜李之学”。后经考进都,一时显达多过从论学。受史学家大赞为“圣学真传”。晚年修葺习斋学舍,讲学。批判了程朱派的唯心主义理气观。注重实践知识,认为“纸上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指出理学家空谈“致虚守寂”之害,是宋明亡国的原因。著有《恕谷文集》等。后人编有《颜李遗书》。参见“哲学”中的“李塨”。 李塨 李塨1659—1733清颜元学派奠基人之一。字刚主。号恕谷。蠡县人。学者称之为孝慤先生。康熙庚午举于乡, 为通州学正。重视理财,主张将理财作为学习专科或定为取士科目之一。 ☚ 王源 兰鼎元 ☛ 李塨 李塨1659—1733清初颜李学派的代表人物。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31岁始师事颜元。晚年修葺习斋学舍,授徒讲学。李塨注重经世之学,抨击空谈义理,曾说:“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关于农、工、商与财富的关系,他说:“农助地以生衣食者也,工虽不及农所生之大,而天下货物非工无以发之、成之,是亦助天地也”。若“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但转移耳,其功固不上于工矣”(《平书订》卷一)。象李塨这样明确提出农、工能生财,商业只使财富流通的观点,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较为罕见。基于此种见解,他认为“列商于工上,不可”,“先王抑之处末,甚有见也。” (同上) 主张“贵布粟,贱淫技,重农民,抑商贾。” (同上) 反对土地兼并,主张“可井则井,难则均田,又难则限田”。认为“均田,第一仁政”(《平书订》卷七),不实行均田,就不能消除贫富不均,使人人有怛产,并认为均田必须“开诚布公、雷动风行,以为一劳永逸之计” (同上)。但李塨同颜李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王源一样,反对“夺富与贫”,并认为如果不能实行均田,就可以规定一定的占田额,过之则应出售; 同时政府将没入官籍的土地授之于农。著作有《恕谷文集》等。(参见“《平书订》”) ☚ 王源 蓝鼎元 ☛ 李塨1659~1733Li Gongscholar and prose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Shugu. Works:Poetry Collection of Shugu,etc. 李塨1657—1733清初思想家。字刚主,号恕谷。直隶蠡县(今河北高阳)人。康熙举人,选通州学正,居八十余日,以病告归。少从学于颜元。发挥颜氏学说,世称“颜李之学”。史学家万斯同见其所著《大学辨业》,赞为“圣学真传”。晚年修葺习斋学舍,讲学其中,从游弟子甚多。著有《恕谷文集》十三卷。后人编有《颜李遗书》。 李塨1659—1733清初理学家。河北蠡县人。字刚主,号恕谷。康熙举人,晚年授通州学正。未几,以母老告归。他曾从毛奇龄学,著《周易传注》、《论语传注》、《恕谷后集》等。在学术上,反对空谈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与颜元世称“颜李学派”。后人辑有《颜李遗书》传世。(参考图61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