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代地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代地图

秦邽县行政区域及地形、经济概况图。1986年6月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放马滩秦墓一号墓。地图年代为秦王政八年(前239),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地图。出土的七幅地图,均用墨线绘制在四块大小相同的松木板上,其中三块两面绘制,一块一面绘制,有一副图为半成品。第一块木板长26.7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两面画图。A面绘有山、水系、沟溪等地形,注明地名10处: 邽丘、略、中田、广堂、南田、𨜘、、杨里、真里、𨚩。 用方框为图标,“邽丘”最大,其余均小。此图以地名为主,依其性质可称为政区图。B面绘有山、水系、沟溪。注明地名七处:广堂、中田、炎成、山格、明溪、故西山、故东谷。还特别用图例标出关隘的位置,注名为“闭”。图中有一亭形建筑标记,图下方写有“上”,提示本图的正读方向。从有关带方向性的地名来看,此图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与现在地图方位相同。从“广堂”、“中田”二名和地形看,B面图和A面图可拼为一图。第二块木板长26.6厘米、宽15厘米、厚1.1厘米,一面绘制。绘有山、水系、关隘,注明地名10处:“上临、苦谷、燔史谷、燔史关大松、大𣐕、松利、大松利、杨谷、相谷”,并标出大小关口5处,以及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和木材分布情况。依其性质可称为《经济图》,从方位看是邽县东北区地形图。第三块木板长26.5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图为两面绘制。A面绘有山、水系、沟溪、关隘、道路、地形。注名地名12处:“北谷、苦谷、几员、炎谷、上辟磨、下辟磨、虎谷、上临、下临、上杨谷、下杨谷、兴溪”,标出五种木材:“蓟木、灌木、杨木、榆木、大楠木”。图中从东到西有两条线,一条弯曲迂回,表示水流形状,另一条则直通至界,表示道路走向,图上右方有一条曲线,为东北边界线。B面是一幅未绘成的地形图,仅绘出部分山及河流,无文字。第四块木板图长26.8厘米、宽16.9厘米、厚1厘米,两面绘制。A面绘有山、水系、沟溪、关隘,注明地名18处:“东庐、韮圆、兴溪、下杨、上杨、下临、上临、虎溪、溪、丹溪、西庐、下获思、上获思、下辟磨、上辟磨、几员、苦谷、仑溪”。“上获思”、“下获思”旁都标明有蓟木,此图地形及多数地名与第三块图板A面同,两图可相拼对。B面绘有山及水系,注明地名9处:“苦史、夹比、盂溪、广堂史、夹比铺溪、大祭𪲧、大祭相铺溪、中秋、小秋,此图有些地名与图1同,并可与它相接,为邽丘西南地形图。七图拼接后的完整地图,以“邽丘”为中心,描绘了秦统一前邽县的主要河流和山脉、乡里名及木材分布状况。全图实有范围为东西312里(合今270里),南北204里(合今136里),总面积为63 648平方里(合今47 520平方里)。包括今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清水县,东部已进入陕西,接近宝鸡市,南到两当,徽县北缘。邽丘,最早名犬丘、犬戎,春秋时称邽县,秦统一后置陇西郡,改邽县为上邽,隶属陇西郡。此邽丘当是秦统一前的称呼,行政级别高于统一后的县。放马滩秦地图已具备了后世地图制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有方位、距离(道里)、高下(地势起伏),迂直(河流、道路曲直)及统一的图例,但同后世地图相比,还没有明确的比例尺。尽管如此,在二千多年前的秦代能绘出这幅地图,其意义和价值都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但是研究秦邽县的政区范围、行政建置、自然资源、地理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地图绘制技术史的珍贵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