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似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秦似1917—1986广东博白人 秦似
秦似
秦似 秦似1917—1986杂文家。原名王扬,笔名茹雯等。广西博白人。1933年读高中时开始文学写作。抗战爆发后在梧州广西大学化学系读书。1940年在桂林与夏衍、聂绀弩等创办野草社,编辑《野草》月刊、《野草》丛书。1946年至1949年,《野草》在香港复刊,任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文联委员、广西文联副主席、作协广西分会副主席、广西师院中文系副主任、广西大学教授、广西语文学会会长等。主要作品有杂文集《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没羽集》,传记文学《居里夫人传》等。有《秦似杂文集》。 ☚ 陈敬容 丰村 ☛ 秦似 秦似1917.10.15—1986.7.10原姓王,笔名有思秩、令孤厚等。广西博白人。1933年在广州读高中时,曾在《广州日报》副刊《东西南北》上发表新诗,担任广州《循环日报》双周刊《文学》编辑。抗战爆发时,他在梧州广西大学化学系学习,负责学生会会刊《呼声》,1939年任《贵县日报》副刊《火把》编辑,1940年8月在夏衍等支持下于桂林创办《野草》月刊,任编委。1946年夏到香港,与夏衍、孟超等复刊《野草》,编印《野草文丛》,任《华商报》英文电讯翻译,在《文汇报》编《彩色版》副刊。1949年8月进入东江游击区。1950年后主要从事戏曲改革工作,1959年后在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大学任教、兼任广西作协副主席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秦似写过大量杂文,结集出版的有《感觉的音响》(1941年)、《时恋集》(1942年)、《在岗位上》(1948年)、《没羽集》(1958年)等。其中由他执笔的《〈野草〉月刊发刊语》,表述了《野草》同人夏衍、聂绀弩、宋云彬、孟超和秦似等杂文创作的主张。强调: “半殖民地半封建而又在苦难中的中国”文学,决不能搞《叫我如何不想她》、《山在虚无飘渺间》的淫靡颓废之音,不能搞林语堂和《宇宙风》、《西风》等“什么风”之类供阔人摩娑摆弄的闲适幽默文艺,而必须走“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秦似指出,他们培植的“野草”不是供“悠闲者”乘凉纳福,而是“给受伤的战斗者以一个歇息的处所”,使:“恢复”“元气”,“再作战斗”;给“健康的人们”呼吸一些“苍葱的气息”。《野草》“想在杂文的厄运下打破沉寂的局面,垦辟一片荒芜的草场,让更健全的战士们进军。”这就表明了“野草”派杂文是要以继承和发展鲁迅革命现实主义的杂文战斗传统为宗旨。“野草”派从1940到1949年,跨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杂文的战斗传统,与黑暗势力进行抗争,叫唤光明的到来,推动了抗战时期杂文艺术的发展。秦似也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十画 秦牧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