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佳白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佳白1857—1927Gilbert Reid美国传教士。纽约州人。光绪八年(1882年)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同年由基督教长老会派遣来华,在山东传教。1894年结识奕訢等人,得以进出总理衙门。次年加入强学会。1897年在英美驻华公使的赞助和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下,于北京创尚贤堂,以寻求所谓“国际友善”为宗旨,图谋引诱中国人放弃反帝斗争。1900年尚贤堂被毁后,任八国联军翻译,参加镇压义和团运动。宣统三年(1911年)创办《尚贤堂纪事》。辛亥革命爆发,始则劝说革命党接受“君主立宪”,继则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国成立后,支持成立孔教会,拥戴袁世凯称帝,反对“二次革命”。1918年回国。1921年再返中国,在北京重建尚贤堂,发行《国际公报》,散布“共产主义不合中国国情”的谬论,热心鼓吹帝国主义文化和中国封建文化结成同盟,并成立中外各教联合会,攻击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反对工人运动。1926年将尚贤堂迁至上海,反对国民革命,曾向孙传芳献策,怂恿其以重兵出赣南袭击广东革命根据地。不久病死。其人在中国活动四十余年,是提倡把帝国主义文化与中国封建文化结成反动同盟的最活跃的传教士之一。 李佳白Gilbert Reid
李佳白 美国人,基督教传教士。清末来中国,先后在山东、北京、上海传教。在北京设立尚贤堂(后迁上海)传教。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他曾任英国侵略军的翻译。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时,他公开站在清政府一边,反对辛亥革命。 李佳白1857—1927Gilbert Reid美国基督教新教长老会传教士。1882年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同年10月抵上海,后在山东烟台一带学中文,实习传教。1887年在济南以非法手段强占民产。1892年回国。1894年以独立传教士身份再度来华,结识李鸿章、翁同龢等人。1897年在北京筹建“尚贤堂”。1902年“尚贤堂”迁上海后,又组织“中外商务联合会”、“中外教务联合会”等。曾发表题为《抢劫的伦理学》一文,为外国侵略者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抢劫烧杀活动辩护。主编《尚贤堂纪事》、《国际公报》等刊物。死于上海。 李佳白1857—1927Gilbert Reid吉尔伯特·里德(李佳白)。传教士。生于纽约长岛。1879年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1882年毕业于联合神学院,同年被纽约长老会委任为牧师,派往中国烟台、济南等地传教。1892年返美,向长老会董事会建议应侧重在中国士大夫阶层中传教,但未被采纳,遂脱离长老会。1894年以独立教士身份再度赴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任伦敦《泰晤士报》记者。1894年在北京倡议建立“尚贤堂”(亦称“中国国际学院”),1903年在上海正式成立,自任院长。1911年起出版《尚贤堂记事》月刊。1917年任《北京晚报》社长。曾因反对中国参战,被逐出境。1921年又赴华,恢复“尚贤堂”活动,死于上海。著有《中国排外骚乱的根源》、《一个基督教徒对其他宗教信仰的评价》等。 李佳白1857—1927Gilbert Reid美国人。1882年受长老会派遣来华,在山东一带传教,后参加广学会。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士大夫阶层活动,次年加入强学会。中日甲午战争时任伦敦《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二十三年一月在北京创办尚贤堂, 自封院长,以“中外教民底于和洽”为宗旨,鼓吹“孔子加耶稣”调和论。二十六年出任八国联军翻译。二十九年在上海建尚贤堂。宣统三年(1911)创刊《尚贤堂纪事》,后曾任《晨邮报》通讯员、英使馆翻译、 《北京晚报》社长。1922年在京创办《国际公报》。著有《中国一瞥》、 《中国排外骚乱的根源》等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