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胸中充满义愤。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序》:“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文宗本纪下》:“上曰:‘我每思贞观、开元之时,观今日之事,往往愤气填膺耳。’”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❷ 作状语。张若愚《少女的沉思》:“在我永远忘不了的批斗会上,社员们义愤填膺地揭发他的‘四不清’问题。” [附条] “义愤填胸”。钱钟书《围城》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