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义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义仓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始设义仓,在收获时向民户征粮积储,以备荒年放赈。

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亦名“社仓”。后又定积储办法,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唐元和中改称“常平义仓”。

宋初因义仓久废,收田租附加重建,除边郡外,各地设常平仓和惠民仓。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用常平、惠民仓积谷作为贷本。《明史·食货三》记:明太祖设立预备仓,“选耆民运钞籴米,以备赈济,即令掌之。天下州县多所储蓄,后渐废弛。”《明会典》卷二十二载:明世宗“嘉靖八年题准:各处抚按官设立义仓。令本土人民,每二三十家约为一会,每会共推家道殷实素有德行一人为社首,处事公平一人为社正,会书算一人为社副。每朔望一会,分别等第:上等之家出米四斗,中等二斗,下等一斗,每斗加耗五合入仓。上等之家主之。但遇荒年,上户不足者量贷,半年照数还仓。

中下户酌量赈给,不复还仓。各府州县造册送抚按查考。

一年查算仓米一次,若虚即罚会首出一年之米。”小说所写似影射此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