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曳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曳裾yè jū

指奔走投靠权贵之门。《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臣尽知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而不可奸(干);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朱湾《送李司直归浙东幕》: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参军。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高适《信安王幕府诗》:曳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曳裾

 【出典】 《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邹阳上书吴王,其词有“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释义】 曳裾意为长襟拖地,汉邹阳用“曳长裾”描绘了出入王侯之门的形象。后世用作寄食于权贵门下的典故。
 【例句】 ①曳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高适《信安王幕府诗》2236)这里以“曳裾”为喻,自述得到信安王的接待。②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杜甫《壮游》2358)这里以曳裾喻指曾受到汝阳王李琎的接待。③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2383)这里以曳裾为喻,自述远离汉中王瑀,难以登门为客。④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杜甫《又作此奉卫王》2561)这里说卫王门庭广聚儒者,意在称美卫王爱士。⑤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2563)这里用“惜曳裾”为喻,自述未干谒权门。⑥莫言词客醉,犹得曳裾还。(韩翃《宴吴王宅》2743)这里用“曳裾还”切合自吴王宅宴罢而归。⑦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顾况《闲居怀旧》2957)这里以曳裾为喻,自述耻于干谒权门之志。⑧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将军。(朱长文《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将军》3064)时鲍将军初封东平郡王,这里说,请李司直拜谒幕主鲍将军时代为致意。⑨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卢纶《纶与吉侍郎中孚……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3146)这里说,大家同为权门座上客。⑩草檄清油推健笔,曳裾黄阁耸危冠。(羊士谔《西川独孤侍御见寄七言四韵一首为郡翰墨都捐逮此酬答诚乖拙速》3711)这里说独孤侍御出入相府。(11)匣有青萍筒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吕温《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4168)作者送何山人去容州,这里以“曳裾”为喻,鼓励何山人凭自己的才能去拜谒权门。(12)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7996)这里以“曳裾”为喻,自叹投谒无门。(13)河阳城里谢城中,入曳长裾出佩铜。(黄滔《贻宋评事》8118)这里用“曳裾”喻指宋评事在权门供职。

“曳裾”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元曲典故 - 可可诗词网

曳裾

《曳裾》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阳奏书谏(吴王濞)……其辞曰:‘……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释义】“曳裾”意为出入王侯、权贵之门,出谋献策。

【例句】曳裾休叹,投笔空焦,题桥谩逞,击楫徒劳。(汤式套曲[南吕·一枝花]《言志》[梁州])用“曳裾休叹”说自己求取功名之心不能如愿。

曳裾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 :“今臣尽知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而不可奸;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大意是,如若昧心图私,那个王侯之门不可提着长襟出入呢。后以此指奔走或投靠权贵之门。李白《行路难》:“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顾况《闲居怀旧》:“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曳裾

借指奔走依附权贵。唐韩翊《宴吴王宅》诗: “莫言词客醉,犹得曳裾还。”
○ 曳裾王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