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夜吴歌(其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夜吴歌(其三)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解题】
 此诗约作于开元年间初入长安之时。《子夜吴歌》是乐府旧题,一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时,此为第三首。此诗写思妇望月怀念征夫,希冀胡虏早平,良人罢征,夫妇团聚。古时裁衣先在秋风起时捣帛,然后缝制成衣寄征人御寒,故六朝以来诗赋中多假此以写闺怨。“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二句,生动写出思妇怀念征夫之情不可遏止,乃“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二)。
 【注释】
 ①捣衣:用木棒捶击布帛,使之平贴,以备裁制。谢惠连有《捣衣》诗,李白亦有《捣衣篇》。②二句意谓秋风吹不走对远戍玉门关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此处泛指边塞。③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古代爱情诗词《》子夜吴歌(其三)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子夜吴歌(其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 人罢远征?

 此诗又名“秋歌”,诗人用浓郁的抒情笔调真切动人地表达了古代妇女渴望消灭外患、夫妻团聚的心声。
 明月高悬,银光满地,长安城沐浴在一派柔和的清辉里。月光下传来了千家万户的捣衣声,那声音此起彼伏,互相应和,连成一片,划破了夜空的寂静,一下下、一声声,都仿佛震响在人的心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开头两句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如诗如画而又动人心魄的意境之中。
 明月,自古 以来便是引发相思的触媒;捣衣,则极易勾起对远人的怀念。何况这是为远在边关的征人捣制寒衣,更何况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无比深沉而又浓烈的思念氛围之中。这是何等令人惊心动魄! 秋风可以将捣衣声传得很远、很远,却吹不尽女子对远戍玉门关的亲人的思念。“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两句写得情景交融,将女子思念征人那缠绵悱恻的柔情蜜意和绵绵无尽的深长情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上四句,从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出发,将秋月、秋声、秋风织成一片色调浓重的秋色,以此烘托出思妇深厚沉郁的感情。将思妇之情表现得如此境界阔大又如此使人回肠荡气,在同类题材中实不多见。
 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结末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妇这动情的呼喊,不仅反映了她们发自肺腑、梦寐以求的渴望,而且代表了漫长封建社会里饱尝战争之苦的劳动人民的心声。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同情人民的诗人自己由衷的愿望? 这两句将此诗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由表达妻子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拓展到表现人民迫切希望战胜敌人,赢得和平与幸福的良好愿望。
 六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有《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大子夜歌》、《子夜变歌》,相传是晋代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创造的,因为产在吴地,又名《子夜吴歌》。李白此题承四时歌而来,分写春、夏、秋、冬四时,这首是其中之一。《子夜吴歌》一般为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之情,从这首秋歌可以看出,李白不论在体裁还是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杨慎称赞李白乐府诗“如李光弼将子仪军,旗帜益精明;又如神僧拈佛祖语,信口无非妙道”(《杨升庵外集》),这一拟古乐府而能别出新意的特色,于此诗可见一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9:07